第三百五十二章 头破血流(3 / 4)

加入书签

西辽军侦骑发现的正是宋军中路军和左路军。左路军本来是要迂回到敌军的侧翼,待中路军发起攻击后突袭他们的侧翼。切断西辽军向东南方向逃跑的道路,如今暴露了行踪,他们顾不得再等监军的命令立刻抢先行动,以河床边缘的矮堤为掩体展开队形迎击西辽军的偏师。

而此时萧翰里剌发现宋军的右路军正向营地席卷而来,他只能再次向北派出一支军队抵挡,以保护营地的安全。可前军一去不回,再度分兵后辽军已感到兵力上捉襟见肘,只能在营地外形成一个背靠伊散那山的u型防线,而与斯托里山形成的山口成为他们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

“射人先射马。瞄准敌人的战马射击!”左路军最先与敌接战,步一旅统制陈锋下令道。

“统制,这么做不妥?”一旅同知关麒皱着眉头问道。以步对骑,尤其是在攻防战中步军处于守势的情况下。骑兵进入火枪射程后只需十几息的时间就会冲到近前。而步一旅仓促应战没有时间构筑防御工事,更没有火炮支援,那道矮堤战马可以一跃而过。一旦被敌军骑兵冲破火网,倒霉的肯定是步军。可统制还要求只打战马,这个难度有点大啊!

“兵力呈梯次配置。机枪阵地布置在两翼形成交叉火力,第一轮火力打击一定要猛!”陈锋如何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他也是有军令在身,监军要他尽量减少辽军的伤亡,此战要以威胜敌,而不是杀戮。两军沙场厮杀,便是生死相搏,监军的这个命令确实有些让人觉得离谱,不过陈锋知道监军要他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他相信自己的部队也能做到。

步一旅的军官都是来自最初的忠勇军和克虏军,基层骨干力量也多参加过收复燕京和大定之战,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为了西征老兵都没有按照规矩离队。再者这是他们与西辽军第一次正面作战,他们不知道宋军的作战方式,骤然受到火器的打击必然惊慌失措,因此陈锋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陈锋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虽然不免有人质疑这个奇怪的命令,可军令如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命令被各部不折不扣的执行。他们在矮堤前迅速加筑了一道工事,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只是由一道以散兵坑为主相互连接的战壕,关键部位也只是以沙袋加固,这样便形成了两道防线……

攻击步一旅的西辽军是由一名副将率领的两个千人队,他看看宋军简陋的阵地十分好奇,也觉得可笑。这些人没有列阵,而是沿着河堤一字排开布置,形成两道单薄的防线。虽然宋军挖了一道壕沟,可那沟又窄又浅根本挡不住战马,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宋军居然躲进壕沟中,他们难道以为自己是萝卜啊,砍掉了脑袋还能再重新长出来!

宋军松散单薄的防线,又是紧靠河岸,根本就是绝地,一旦失败想跑都没处跑。这让领兵的西辽军副将以为只要自己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彻底击溃,于是他大胆的发起了进攻,还不忘提醒大家冲阵时踩着点刹车,别冲的太猛掉到沟里去,让宋人看了笑话。

面对迅速接近的敌军,陈锋估算着两军相距的距离,把握开火的时机,太远了打不准,白浪费弹药;太近了留给己方的时间太短,弄不好就让他们冲破了防线。他知道骑兵之所以厉害是依仗强大的冲击力,骑兵们为了保持战马的体力不会一开始就纵马飞奔,是逐渐加速的。在两箭之地外开始由慢跑转为快跑,进入弓箭的射程后才会将马速提到最快,以便于完成最后的冲刺。

“开火!”当辽军距宋军阵地还有三百步的时候,陈锋下达了射击命令,这个距离是在连珠枪的有效射程之内,而辽军的战马刚刚准备转为快跑,此时开始拦阻射击正好能有效的阻止敌军提高速度,减小最后的冲击力。

‘哒哒……’

‘砰、砰……’射击命令一下,处于第一道防御阵地的宋军立刻开始射击,本来马的目标就被人打,挨枪子的几率就高,而现在上官有令‘先射马’,于是大家都瞄准下三路射击。

西辽军士兵正猛磕马腹提高马速,准备完成接敌前的最后冲刺,可突然间宋军阵地那边火光闪现,‘噼啪’一阵爆响。宋军的战马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适应枪炮声,而这些外国同类哪里见过这阵仗,立刻就惊了。它们一个个眼冒神光、鬃毛乍起、尾巴撅的老高,疯了似的又蹦又跳不想干了,当然它们中的很多‘人’都很快解脱了。

而战马的主人们也好不了哪里去,他们只看到眼前繁星般的点点火光和腾起的烟雾,耳边是连绵不绝的爆响,还有的就是不知何物的破空之声。感受最深的当然还是胯下的战马跑着跑着身上突然绽出一朵或是若干朵血,一头栽倒在地,他们当然也翻着跟头飞了出去,轻的摔得鼻青脸肿,重的就是骨断筋折,更惨的是被扑倒的战马压住动弹不得,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后边同伴的马蹄落在哪里了!

冲锋中的西辽军兵眼看着前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的人仰马翻,他们不明就里,可也知道是遭到宋军的暗算,极力想降低速度避开宋军那些喷火的管子,但是想马上停下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跟着一起遭了难。等后边的人们发现不对终于勒住马时发现眼前是一片卧倒的战马,而那些落马的同伴多数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