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归于无名(2 / 4)

加入书签

个合不勒势力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万户,所以合不勒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拍死的小苍蝇了,必须使出金国全身的力气来对付。

为了消灭胆敢反抗金国的蒙古人,完颜亶命兀术从江淮和陕川前线的将士中精选八万精锐部队,向蒙古草原发起了猛烈攻击,双方在蒙古草原展开激战,虽然兀术率领的金国最精锐的部队曾多次击败合不勒,但如终法消灭神出鬼没的蒙古骑兵,相反还经常遭到蒙古骑兵游击队式的袭击。

久战不下的兀术便选择乘着金国在军事上还稍占优势之际,促使蒙古停战和谈,而合不勒也以为目前蒙古部落的实力还法构成对金国统治的威胁,兀术确实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打持久战对蒙古部落十分不利,乘此机会和强大的金国议和,对蒙古部落本身是利大于敝。基于以上的考虑,双方达成协议,蒙古部落得到了金西平河以西的二十六个城寨和大量牛马。

金国从此将经略中原地区作为重点放弃了蒙古高原,但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对金国北方边境不断搔扰采取的绥靖手段,仿效宋用土地和钱物换取一时的太平。随后兀术开始修筑边境防御工事,来阻挡蒙古骑兵的步伐,由东北至西南贯穿金国全境将大漠分漠南和漠北,这就是著名的金代界壕,中国唯一由少数民族修筑的长城。

在金国建立才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阿骨打的后代们便和一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游牧部落签订了一份既赔地又赔款的和平协议,并且还大兴土木的修筑长城来防御对手。不过兀术的绥靖政策在短期内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不久合不勒死了,蒙古部落重新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是金国和蒙古部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而兀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七十多年后,蒙古人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利用阴山脚下的汪古部人作向导,从西侧绕过金代长城,入侵金国,使金国的千里长城完全失去了应用的防御作用,成了金国版的“马其诺防线”,合不勒的后代所率领的蒙古人成为他们女真金国的终结者…

现在历史出现了两个版本,本应打得金国处于守势的蒙古人,反而在金国的残酷的武力镇压下奔迸离析,不得不向大宋求援。赵柽明白了,是自己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引起的飓风,他将女真人重新逐出了中原地区,反过来女真人只好去继续经营自己到手的一亩三分地。而蒙古人就倒霉了,在女真人持续不断的打压下崩溃了,没有能重现历史上的风采!

历史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根本不相信什么如果。现在历史既然已经被自己改变,那么就要去创造新的历史!会见结束,赵柽已有了决定,现在既然历史被自己操』控,那又何必要除掉合不勒而阻止铁木真的出现呢!再说女真人已经走向了末路,其将要在历史中消散。世界和平了,几十年后出生的铁木真也许就像本应在宋金之战中大放异彩的名将一样归于名,只是一个快乐的凡人……

〖更新快纯文字 〗

赵柽对合不勒感兴趣倒不是因为佩服他敢于以弱抗强的勇气,也不是因为他欲与自己结盟,而是因为百八十年后他的后代中出了一位雄主,他灭金、灭宋、灭西夏、平残辽、大理…征服欧亚大陆,横扫非洲。现在的人一听就知道他就是蒙古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可这会儿世界上只有赵柽知道这个秘密,他十分纠结,是像吴乞买似的将他放了,还是杀了防患于未然呢?

赵柽陷于了矛盾之中,他知道历代中原王朝都对盘踞在塞外的游牧民族比头疼,这些人居定所以游牧为生,来去踪,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得办法来对付他们,其中除了汉武大帝和唐太宗李世民曾成功的击溃他们,但也只是将他们远逐,而未能征服。

大部分的时期对他们毫办法,多是采用和亲、或是给点钱物息事宁人。而这些游牧民族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赶走了狼,又来了虎,赶走了突阙,又来了乌桓、回纥、鲜卑、契丹、女真…一代代前仆后继的和中原民族死磕,至今也法一劳永逸的完全解决民族问题,依然走着缓和——紧张——战争——缓和的老路。

赵柽清楚自己的底牌,他并不是什么能功盖唐宗宋祖的雄才,多得只是对历史的了解和领先千年的知识,对这解的难题也给不出满意的答案。他决定还是先见见这位枭雄,也顺便了解下漠北的形势,于是便有了单独会见的一幕,他从中听出了点什么……

合不勒杀死金使举起反金的大旗后,这让吴乞买十分愤怒,也十分紧张,脑子也渐渐清醒。他如今所面临的处境和二十年前“头鱼宴”上耶律延禧的处境是何等的相似,难道合不勒会成为蒙古人的阿骨打,自己的大金国也会亡于此人之手吗?天理循环。老头也许是在报应大金国。

想明白了的吴乞买决定兴兵讨伐,趁其羽翼未丰将蒙兀部扼杀于摇篮之中。但此时金国的精锐都布置在燕京、大同一线。且在与宋的作战中不少名将悍卒已经陨落,他只能派出国内二线部队前往清剿。合不勒却也不是泥捏的,他利用辽阔的大漠和草原,自己对地理的熟悉,采用师自通的游击战术连败金国的清剿大军。

可随着宋军的反攻,势力进入漠南控制了中原,实施经济封锁。金国的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