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帝王心计(3 / 4)

加入书签

一点下手改革,也可以看出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人小鬼大。政治斗争经验一点也不比他的那些叔伯父辈们差。

宗干毕竟比完颜亶多吃了几十年的咸盐,做事更为小心,他知道改制的阻力首先就来自完颜宗本。因为按照原来的制度,宗本成为下一代的谙音勃极烈的可能性』最高,他正当壮年还能熬个二、三十年,大有希望成为第四任皇帝。改制势必引起他的不满,而手握兵权的宗干真得发起飙来,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兵败的兀术逃了回来。他从燕京城下躲过宋军的追杀后并没有着急突围,因为他晓得宋军已经控制了燕京周围所有的要道隘口,自己此时回国只能是自投罗网,于是带着部分残兵钻进了山中。待风声过后再行突围。他不愧自幼在山林野地中长大的,野外生存能力极强,竟然在山中生活了两个多月,终于找到了机会跑了回来。

对于自己这位能征惯战的叔叔,完颜亶并没有过分苛责,而是以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让他领辽东副帅之职,带兵防备宋朝水军待开海后再犯沿海。这看似将兀术贬出了京师,实际上是让他重新掌握了一支军队,并在自己身边放了一支亲卫军。一旦京师有事,兀术就能迅速回军镇压。

但是这样布置并不能完全控制宗本,于是又生一计——与宋朝重启和谈,交换人质,换回宗罄、谷神等人。这样便可增加己方的势力,削弱宗本的实力。其实这也是必要的做法,战场上连番失败,金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战,通过和谈也可以喘过气,恢复军力。眼看春暖开,冰雪消融,宋军很可能再次发起进攻,于是金国以告知宋朝新帝继位的名义派出使臣前往汴京,并提出和议……[

赵柽的春季攻势计划是在冬季完成扩军后,集中禁军兵力攻占上京,完全控制漠南地区,为经略漠北打下基础。而水军届时攻占辽东半岛夺得桥头堡后,燕京军前出辽东一线封闭中原通往塞外的走廊,巩固第一道防线,完成对金国的战略合围。但这时赵柽被铜的事情困扰,资源的短缺导致新军法及时配发装备,前方部队缺少药』,没有足够的军力将攻占大定府和收复燕云的胜利继续扩展为战略意义上的胜利。

宋朝虽然占领了大片土地,但是现在的战线也从过去的数百里延长到千里,新编组的生力军法投入战斗,武器装备在先前的战斗中损耗严重,而此时又计划对大理用兵。在不进行重新部署的情况下,已经法实现经略西北,攻灭金国的大战略,所以赵柽在开春后从战略进攻转为防守,巩固新收复的地盘,但是依然对驻守临潢府金军保持压力,使其暇它顾。

此刻金国遣使来到汴京希望和议,赵柽与群臣商议后以为和议符合现在的局势,可以腾出手来一心对付大理避免两线作战,还可以利用这段和平时期经营幽云,还可以携大胜的余威‘敲诈’一下金国。因此赵柽同意重启和谈,双方定在平州会面尽快派出使团开始谈判。

宋金重启和谈的消息立刻传到了周边各国领导人的耳朵里,和几位邻居的掌门人相比,赵柽此时三十四岁,西夏的李乾顺则已经五十三岁了,完颜亶和他们相比完全是个小字辈。但鉴于金国仍占据着辽东和漠北的大片土地,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谁也不敢小看这位掌门人,可又不敢得罪重新崛起的大宋,而若这两个大国真的达成和解,那么他们就得重新评估现在的国际形势,调整外交策略,因此这次谈判还未开始便引起了关注……

“二爷,完颜亶刚刚继位便与我们和谈,我以为是宗翰等人的主意,他一个久居深宫的孩子哪里懂得这些大事!”偌大文德殿中只有赵柽和赵仁君臣两人,前日赵仁被任命为和议使,以枢密副使加礼部尚书衔主持对金谈判,明日使团就要出发,他特来向皇帝辞行兼问计。

“也不尽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咱们十六岁的时候做得事情也被别人以为不过是因为接着皇帝宠爱而胡闹,有谁正眼瞧过咱们,所以不能小觑了他!”赵柽摆摆手说道。

“呵呵,那时二爷早已胸怀天下,立下卫国救民的大志,岂是他所能相比的!”赵仁讪笑着说道,皇帝十六岁的时候正在京中‘打、砸、抢’,只为了让朝臣劾,将他赶出京城前往西北努力呢,可那时谁知道他所想,只当是胡闹,谁会想到皇帝到西北是为了创下了一番基业,为今日成功打下基础呢!

“不要小瞧你的任何一个敌人,完颜亶能顺利登上帝位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起码说明他得到了老臣和族中的支持,即便他现在是一个傀儡,但是又有谁会甘心当一个傀儡呢,他必然会找机会反击的!”赵柽笑笑说道。

“是,二爷,属下受教了!”赵仁恭敬地说道,“二爷是担心金国会借助谈判的机会搞什么把戏?”

“不错,金国老一代的谋臣猛将已经逐渐凋零,掌权的是宗翰、宗干和宗本这些二代中的佼佼者,而他们都曾为国立下大功,失去了老一辈人的威压,必自以为出头之日到了,做事难免跋扈,完颜亶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威胁!”赵柽背着手转了一圈说道。

“二爷,您认为完颜亶是想利用和谈作为缓兵之计,束缚住我们的手脚,然后安心稳定内部,清除异己!”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