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利益为重(3 / 4)
翰所部上,“二爷是想以翰离不为饵,钓宗翰上钩?”他惊问道。
“嗯,我们救出太上皇和太后的第一步战役计划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要救出辽王,重创金军东西两路,使他们短期内无力南下!”赵柽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第二步战役目标。
“二爷,这么做有些不妥?”赵廉恍然,当初王爷得知金军攻破汴京挟持二帝北返后便将主力放在了对付翰离不这一路上,而对宗翰部只派出赵勇部尾随追击骚扰,他还以为王爷意在歼敌一路呢,现在想想调集中兴军这么多的兵力对付翰离不确实是杀鸡用牛刀了,即使选择在平原地区决战,以当初南下的所部也足以胜任!
“哦,有何不妥?”赵柽问道。
“二爷。我们如果救出辽王,可就是国有‘四帝’了…”赵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国中已经有了太上皇和王爷这个准皇帝,加上也曾接受即位诏书的康王。再把赵桓这个前皇帝给弄回来,可不就是四个皇帝了。
都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么多个皇帝还不把大宋给闹翻了天,再退一步讲即便以王爷为主。以王爷的性格也不会做出绝情的事情,那另外三个的面子就也得照顾。四方势力将如何平衡,还不把王爷给愁死、累死啊!
“呵呵,这倒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面对赵廉善意的提醒,赵柽只有苦笑,他如何不明白将来面对的窘境。
就自己那老爹的不安分劲儿,如果不将他关起来,时间长了必然闲不住,就是要把自己扶上马再送一程,自己又能说什么呢?至于那位皇兄自小就是官迷,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可屁股刚把宝座捂热乎就当了俘虏,回来一看自己没地儿了,怎么会甘心。
而接下来赵柽也会接手朝政,进行一番变革,这必然会引起某些利益集团的不满,他们也自然会想起这个前皇帝。后世明代的英宗和景宗哥儿俩的纷争的故事赵柽还是知道一点点。
“二爷,此事还需慎重啊!”赵廉继续劝谏道。
“你不要多言,这是我的家事!”赵柽摆手道,不要他再多言。
“二爷,您现在是一国之主,一举一动便不仅是家事了,那也是国事啊!”赵廉说道,“二爷,现在大宋多年来积弊甚多,靖康皇帝还不及整治,便又遭兵祸,可他面对危机束手无策,以致中原遍历兵火,京城失守,宗室被虏,百姓遭殃。以私论,府中众人跟随二爷多年,都盼着二爷继承大统,我们也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以公论,二爷雄才伟略,救国为难,大宋中兴全在二爷身上,所以此事还需二爷三思,属下所说都是出于真心!”他深施一礼说道。
“唉,你们随我自襄邑一路走来,咱们一同出生入死,同甘共苦打下了这片天下,我们虽名为主仆,但是我心里却当大家兄弟一般,自然明白你所言皆是为我着想,你所言我也自知。可世界上有许多无奈,我们不愿意做却又不得不做!”赵柽叹口气说道,也理解历史上的高宗赵构为何迟迟不愿北伐中原迎回二帝,他也是不知道将这两位太上皇摆在何处,干脆就不理不睬了。
“二爷,属下不论何时,因为何事都会站在您的这一边,绝无二心!”赵廉听罢再次施礼道。
“嗯,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金国,其他皆是后事,家中的事情总是好商量的!”赵柽拍拍赵廉的肩膀说道,心中甚是欣慰,却也感触良多,但愿这种情谊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再次改变而改变,他即不想做一个诛杀功臣的君王,也希望他们不要做一个居功自傲,左右国事的权臣…
就在翰离不给娄室大办丧事的时候,赵柽这边也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战役部署。赵勇率领龙将渡过葫芦河,进入赵州境内在寝水右岸布防堵死了最后一个缺口。而狮将突袭了正从五马山西麓转移的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围困在教舆山下,将翰离不两军割裂。
翰离不命完颜宗磬率军出援想接应其突围,结果反被虎将龙骑击败,只能退回,这下让翰离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走,在损失了娄室后,再失去这两万多协从军,自己实力大损,那么损失的不止是这些兵将,自己这一系在朝中的话语权将被削弱;不走,不仅辜负了娄室的一片苦心,还可能全军覆没。
可赵柽很快帮他下定了决心,再次发动一场歼灭战,将这股被围的杂牌军吃掉了,这下翰离不不再犹豫了,马上准备突围,但是想走的时候却走不了啦!人家宋军诚心留客,将他们团团围住。
翰离不数次组织突围,都被截了回去,他无奈之下只能退往高邑,这还没被宋军攻陷,算是有个窝。此时他的病加上着急上火,已是渐入膏肓,不能临帐理事,一切事物只能交给完颜希尹和完颜宗磬两人处理。
完颜希尹已经意识到己方再次中了赵二的奸计,他以大宋废帝为药引子,自己为饵,把他们都吸引到了五马山周围,然后暗中调集兵力来了个反包围,再一口口的将他们吃掉,消耗自己的兵力。
如今形势完全翻转,攻守易位,在数量上金军已经不占优势,宋军已经超过了他们,而和赵二打了数次交道的完颜希尹明白西京军的战斗力保守的说也高出己方一大截,现在要想靠自己的力量突围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