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借口(2 / 4)

加入书签

』着浓浓的香气,三狗指挥着内卫小队的几个火军正努力奋战,给大家准备晚餐,每当出门的时候,内外都是一起开伙,他这个‘御厨’一样得上大灶,准备百十人的伙食。

“三狗,肉要多放一些,不要小气,人吃的饱才能抗住天寒!”赵柽走过去用勺子搅了搅说道。

“二爷,您就不要添乱』了,该吃什么,吃多少,我心里有数,天天肉管饱,储备的东西能吃几天啊,大事听您的,这些小事儿就不要操』心了,我指定让大家吃好便是!”虽然天寒,三狗却是一头汗,他回头不耐烦地说道。

“好、好,你小子脾气是越来越大,我是惹不起了!”赵柽放下勺子讪笑着说道,引起周围的人一阵大笑。[

“笑什么笑,二爷每天操』劳,做得都是大事,这种小事还要他分心,岂不是我们这些人的实职,快点干!”说着说着,三狗自己都笑了,这也就是王爷,换一个人敢这么‘训斥’主家,早就扒了他的皮了。

赵柽在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中回到了自己的车上,见喜马上上来扫净身上的雪,换上干爽的靴子,递上杯热茶。赵柽在桌子上铺开河北东路的地图,找到了他们要去的大名府,标上了敌我两军的各自位置。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它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

宋仁宗在檀渊之盟后的庆历二年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对大名城廊进行了增修,定名“北京”。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将罗城收缩为周长48里206步,皇城周长3里198步。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外城的周长比京师开封城的周长仅短27步。宫城周有3里,布局仿照正都东京汴梁,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

称此城“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而大名府作为陪都共七十余年,为巩固统治,抵御契丹南侵,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就此打消了再次南侵的念头…

女真二次南侵后,赵桓在大名府设置北道总管府,以大名留守赵野为总管,但是这座雄关伟城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为大名是北府漕运中转重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缺粮的金军便将它作为攻掠的目标,他们对于大名采用只围不攻的战略,接连攻克了曲周和魏县,收集粮草准备夺取黄河渡口,南下河南。

由于翰离不玩了个‘和议促攻战’的手腕,虽不大高明,却唬住了赵桓和朝中的宰执们。“唐恪、耿南仲专主和议,亟檄止诸军勿前”,“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翰离不的这一外交策略,极大地减轻了自己攻城的压力,同时通过这些虚假信息,也彻底扰乱』了宋朝的防守,使大名府坐拥数万雄兵却不敢出城作战,眼看着周边的州县一个个被攻破。

而赵柽此时就需要一个好的借口,即要使自己摆脱作为人质的危机,又要找到与女真人动手的理由…(未完待续……)

spn宗泽还是没有能成功的挽留住王爷,待磁州城中的局势稳定下来,百姓散去,赵柽就要踏上了前往大名府的路程。

“王爷,天色』已晚,还是明日再行吧?”宗泽看夜幕即将降临,北风呼啸,天阴沉下来,一场暴风雪似乎就要到来。

“宗大人的好意本王心领了,我已令他们留下千两黄金作为甲仗之资!”赵柽说道,“现在国家乃是多事之秋,正需要大人这样的忠义贤臣,可事有曲折,人有不得已,大人心胸还要开阔一些,才能使更多仁人志士投于麾下,为国效力!”赵柽想了想还是多说了两句。

“王爷教诲,下官记下了!”宗泽听了一愣,王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显然看穿了自己的企图,老脸一红说道,“王爷,女真小队侦骑近日活动频繁,几次接近磁州,似是得到了王爷的信息,在四处寻找。现在王爷身边只有百骑护送是不是太危险了,还是明日下官遣兵亲自护送您前往吧!”

“呵呵,宗大人不必担心,王大人和聂大人两位行不太远,即使女真人袭击,也可迅速赶来支援。再说本王在西北历经百战,万马军中往来自有,还会畏惧那些金军小队侦骑吗?”赵柽笑道。[

“王爷胆略过人,下官佩服,只是这一去…唉王爷保重吧,下官在此静候佳音!”宗泽叹了口气说道,朝中如燕王爷这种年轻有为的,有胆有识的人太少了,而皇上太糊涂了。竟将他送往金营为质,可女真人恨他要死。一去如何有归。

“哈哈,宗大人也以为本王前去送死吗?”赵柽看着老头一脸关切大笑道。“大人就在磁州静听捷报吧,不出十日,定叫女真人狼狈而回!”赵柽说罢登车而去,留下了一脸愕然的宗泽久久缓不过神儿来…

赵柽一行绕城而过转向东南,他原计划赶到邺镇宿营,可他们行了不久,天很快黑了下来,风没停了下来,又下起了雪。路也愈加难行,到了申时风雪愈大,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