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转机(2 / 4)

加入书签

这些,在他心里,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他没命地跑,驱赶着士兵们和他一起跑,一夜之后终于撤到了白沟。到这里他松了一口气,觉得危险终于过去了,前面就是国境线,过河就会安全。但是就在这一刻,他发现了更大的危险――辽军杀到了。

其实萧干手里只有三千人,由于实力悬殊,他一直没有动手,而是虚张声势尾随在宋军的背后,直到宋军跑了一夜心力交疲时才发动了攻击。这时前有白沟界河,后来辽军铁骑,十万宋军一夜奔逃,局势恶劣得无以复加。结果不用说大家也明白了,宋军扔下了无数具尸体,才渡过白沟,逃回到了宋境,第二次北伐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这一次宋军败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不要再说什么士气了荣耀了之类的事,每一个将士都郁闷到要死,失败真是他们的错误,真是他们胆小如鼠,西军就这么不堪一击吗?此时谁都知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他们根本不是辽国人打败的,是被自己给吓败的!

这一战过后,物资没有了,军力丧失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根本无力再战,这还只是自身的损失。朝中一帮人企图乘火打劫,捞个大便宜,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伤亡惨重,还把王安石变法以来积攒的军需粮草赔了个底掉。如果此时他们知难而退,全当没这回事,那也不失明智之举,那样一来,后人说什么他们听不到,起码这辈子也不用掉脑袋的掉脑袋,上吊的上吊,吃雪的吃雪去了!

首先童贯就不甘心,自己的梦想还未实现,王爵还未到手,同志还需努力。于是他不停地折腾。他琢磨着如果就这样班师回朝,王黼、梁师成等人,没准还得加上蔡京这个老不死的,他们就会借机大做文章,皇上本来对自己就失去了原来的宠信,如今这么灰溜溜的回去毫无疑问以后只能坐冷板凳了,多年打拼攒下的家底,大半辈子的辛苦岂不付之东流,这怎么能够对的起自己!

不甘心是不甘心,可是现在让童贯再去和契丹人干一架,他是没那个胆儿了,但人就怕动脑子,只要想就一定有办法。童贯琢磨了,我大宋打不过你们契丹人,不等于你们就天下无敌了,你们不是一样被女真人打得屁滚尿流,丢城失地吗,连自己的国都都让人家占了。

想着想着,童贯有主意了,娘的我们打不过你,我们哥们儿厉害,我叫人去,让他们来收拾你们。于是童贯再次回京,跟皇上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赵佶居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便再次派赵良嗣为使出访金国,商讨收复燕云之事…

既然有求于人,朝中诸人便想起来河东那还扣着人家大金国的最高司令官呢,这岂不是太失礼了!入侵者什么的是不能再提,,待遇这得赶紧的提高,就按照大宋亲王一级的招待。按照对等外交的惯例,大宋也得派出位亲王接待,正好就交给燕亲王得了。

可他们不知道赵柽他后八百年就知道这么档子事情了,他已经‘巡边’完毕,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火山军,他们忙着拟圣旨的时候,赵柽已经和完颜斜也喝上了小酒,正称兄道弟呢!(未完待续。)

()按照大宋关于外交方面的规定,地方、外国贡使入境的州县,应设馆驿安置来使,由当地军政长官负责接待事宜,将其国号、姓名、人数、年甲向礼部鸿胪寺申报,使臣的行程安排及沿途的接待,供应等,也要记录在案,一并上报。

宣抚使赵柽因在外巡边未归,处理金国‘使臣’入境之事就暂时落在了宣抚副使许景衡的头上,这可让他为难了。由于宋初的外交政策是‘赔本赚吆喝’,对朝贡国采用回赐的制度,这让一些国家看到了商机,他们的派出的使团从政治方面可以将之成为朝贡使团,从经济角度可以直接称之为‘商队’,贡使、商人借宋朝政府政策上的漏洞,纷纷进京,他们携带的商品挣一笔,回赐又是一笔大收入,因此乐而不疲。

这些贡使们高兴了,宋朝政府不高兴了,朝贡使团人数太多,一则要给使团大量的赏赐,二则使团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引发白银、绢帛等大量外流,对经济有影响。介于此,开始对使团的人数、贡期、回赐、停留时间都做出了规定,且贡使必须携带表章,放许入境。 . .

可这些入境的女真人别说表章,贡品没有,刀枪却带来一堆,于是许景衡将情况如实上报,建议以擅入过境者处理,将他们驱逐出境,这已经是考虑到两国现在是盟国的关系,否则就都得送到苦役营劳改的。朝廷很快否定了他的建议,认为不适于敌对关系,应该考虑是避难我国。

问题就又出来了。既然是避难就应该让女真人写申请请求批准,可完颜斜也哪里肯当难民啊。坚决不写,而是希望作为使臣的身份入境。这样起码面子好看啊!于是只好再度上报,同时请上级派人来核实身份,这完颜斜也只是听说过,谁也不认识,又没有国书,万一只是些流寇冒充,那不成了国际笑话。

这一来二去时间可就长了,先是金国驻大宋大使馆派人来核实,这位还不错认识完颜斜也。一边赶紧回报国内,一边向大宋说明情况,确认是大金国论忽鲁勃极烈、内外都统军、御弟完颜斜也,可是带兵入境的却是不争事实,否则身边三千多兵丁如何解释,这下更麻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