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交待(2 / 4)
都不准携眷上任,我以亲王身份出知西北,已是破例,更没有这个道理,待西北安定下来我就回京”赵柽摇头道,这个规矩就是对官员不放心,以家属为质,对他不放心的人更多,是没有办法说得通的,朱淑真不觉难过垂下泪来,赵柽只能柔声安慰,其实只有他心中明白,自己这次一旦离开,再回来就不知道猴年马月啦。。
“是妾身的要求过分了,我会在京中安心等待王爷回来的”朱淑真强作欢颜道。
“嗯,以后府中的事情就要靠你打理了,如今我在京中树敌颇多,大婚前他们不会将你如何,但是我们成婚后,我离开厩鞭长莫及,那些小人恐怕就要将帐记在你的身上,所以尽量少出门,免得生出是非,有什么事情待我回京后再做计较”赵柽满含歉意地说道,自己一番折腾下达到了目的,但后果却要一个无辜的弱女子承担,好像太不男人了。
“王爷说的哪里话,我们既是夫妻便是一体,王爷不必为此愧疚,妾身知道王爷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妾身岂会怕那些宵小弄事,丢了王爷的脸”朱淑真抬头看向王爷说道。
“呵呵,真儿有如此豪气,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让我刮目相看了”赵柽却没想到朱淑真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不禁赞道。
“那么说王爷过去一直认为妾身是个事事都需他人做主的弱女子喽?”朱淑真嗔怪道。
“嗯,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有些事情我必须告诉你”赵柽想了想说道,他也想看看这个充满幻想和激情的诗人能不能担起点责任,“府中长史是皇城司派到府中监视我的,门房的刘老头、厨房洗菜的厨娘李妈、计司的王管事都是他安插的眼线。赶车的年九是东宫的人,圃的曹晖是相府的探子。。。另外府前街上除了绸缎庄和百味楼是府中的产业,其他铺子十有七八都是各处人安排监视我们王府的,所以你以后做事说话都要时时小心,切不可让他们抓住把柄”
“啊?”朱淑真惊道,“王爷,那我们在府中的一举一动岂不都在他人的监视之下”
“不错,我们每天吃得什么,做了什么,我每ri睡在哪里都会被人监视,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即便身边的人也不可事事告知”赵柽点头道。
“连我从娘家带来的人不能说吗?”朱淑真没有想到府中会有这些事情,真是事事惊心。
“你身边的nai妈便是个探子,她早就被人收买了,只不过我怕引起你的误会未曾向你提起罢了”赵柽苦笑着说道。
“啊,nai娘自小便陪在我的身边,最是疼我,怎么会出卖我呢?”朱淑真还是不肯相信为她辩解道。
“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原先她在朱府每月有五贯钱的月钱,加上每年的赏钱不过百贯,如果有人在她老家为其置下个二十顷的庄子,许她儿子可以做个八品官,而得到这些也只要她将我和你说过什么,每ri做些什么,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这些小事汇报给其,你说她会不会做呢?”赵柽叹口气道。
“王爷,这些事情你又如何知道的?”朱淑真听罢呆了一下,依然难以相信,可王爷说得丝毫不错,nai娘的月钱确实是五贯,而其有一次说她再干几年也要回家养老了,也要过过官家的ri子,自己当时还笑她,如今看来是其说话走了嘴。
正当宋金使节来往道途折冲樽俎之际,力主收复燕云的实力人物童贯因镇压方腊在南方无法脱身,无人敢带兵,金使不得要领只能暂时滞留汴京。梁师成和王黼立刻感到了危机,如果要派人领兵出征,现在最合适的人选便是燕亲王,为他们所不愿,好不容易将人弄好京中,再让他领兵伐辽岂不与放虎归山无异吗?
东南初定,方腊被擒,若调童贯回京主持伐辽,也让梁、王二人不高兴,如今童贯又立大功,封授太师只在眼前,那么他的权势将超过此前的蔡京,自己在朝中又多一个对手,这也不是两人所乐见的,当然对联金伐辽之事态度消极,甚至想搞倒童贯,那么他的势力会升得更高,甚至会渗透进军队里,成为集政、军一体的大佬,这是蔡京都没法比的。
但是伐辽之事可以缓,西北却乱象已生,王黼也知道那里的局面是自己那帮手下搞出来的,如果再来一次‘西北民变’,自己刚捂热乎的宰相位子恐怕真保不住了。此刻有能力搞定西北的也只有燕亲王了,这是一道二选一的命题,王黼不傻,自然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
促使王黼终下决心举荐燕亲王的另一方面的原因便是朝中众官的呼声,现在不止京中官员,便是几个常委也跟着起哄,对燕亲王大唱赞赏,他有些抵挡不住了,考虑到皇上的暧昧和同僚们的态度。王黼心中虽不愿但也只能如此啦。可他也不打算放任自流,还是要采取些必要措施的。。。
五月二十,大宋常委会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暂缓伐辽,为稳定西北,建设西北,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改燕亲王赵柽为河东、河中、陕西宣抚使,聂山为太原知府兼河东经略制置使、以龙图阁直学士张悫为河东转运使。。。。;高宠授亲卫大夫,开国子、殿前马、步军都虞侯;赵仁授中卫大夫。开国子,天武卫都指挥使;赵忠授右武大夫、河东军屯使;赵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