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蔫坏(3 / 4)

加入书签

往耕种,可西北向来地广人稀,难以招募到更多人手,依然会有众多良田荒置,但进入二月后不知何故有大批江南流民涌进河东和灵夏地区!”许宏说道。

“呵呵,许判官,后边还将有更多人进入河东,你要做好准备!”这时郑福笑着说道。

“哦。这是为何?”许宏惊讶地问道。

“王爷得知东南民乱后,便已传令我等,注意收集流民动向的信息,此次民乱虽然有许多百姓从贼,但是也有许多人不愿加入,而贼为了筹集军饷、粮草,便掳掠沿途百姓,致使许多人流离失所,逃往江北,我等便依王爷所计。宣传西北大捷,夺取大批良田,却无人耕种,到了那边有官府发放农具,划分田地。可以前往避难,所以走投无路的人都向西北去了!”郑福说道。

“哦。原来都是王爷的安排啊,后续还有多少人将到达?”许宏恍然道,心中暗自佩服,王爷真是深谋远略,能化腐朽为神奇,民变本事坏事,四处逃亡的流民更是让官府头疼,弄不好就会生出新的民变,而王爷如此即解决了西北人口短缺的问题,又解决了流民无处去的问题。

“东南民变,波及六州五十二县,卷入其中的人口上千万,现在童太尉挥师东南,已经收复杭州等地,贼逃往老家,不久暴乱就会平息,但是很多曾经资贼,从贼的百姓必然担心官军报复,必会远避他乡,西北也会是个好去处,恐怕随后进入的人不会少于二十万之数!”赵柽说道,历史记载,童贯镇压方腊起义,杀贼百万,可谓血腥,被吓跑的人肯定少不了,那时候又不像现在能网上追逃,只要跑到偏远荒僻之地,改名换姓,谁也不会知道,西北就是现在也是逃犯的选之地,更何况那时候,所以赵柽断定会有更多的人涌入。

“王爷,河东突然涌入这么多人,虽然解决了人口问题,但是也给河东带来很大压力,这么多人怎么安排,衣食如何解决?”许宏想想这么多人涌入,官府的能力有限,河东又不富裕,如果解决不好,仍然会引起动乱。

“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现在有两个办法解决,一个是伸手向朝廷要钱,我想这个何师傅肯定已经做了。”赵柽说道。

“是,朝廷免了河东一年的税赋,河中三年税赋,拨下了十万石粮食,但这也是杯水车薪,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许宏道。

“嗯,另一个就是吸引各地富商前往西北,借鸡下蛋!”赵柽说道,“我们西北还有盐,朝廷取消了榷务司,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再一个大片的土地也对那些富绅大豪有吸引力,他们不会放过这次发财的机会,这就要靠我们去引导!”

“王爷,您离开后,朝中派了许多官吏到西北,这些人打着扩田的名义,将大批土地收为国有,然后大肆拍卖,我们得不到多少好处!”许宏说道。

“哼,我早料到,他们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赵柽冷笑着说道,“我们要使西北稳定,保证边境安全,还是要靠民屯和军屯,他们占了田,你们就以屯田的名义要过来,其中如何运作就不需我再多说了,不懂的你们可以请教我们张确大掌柜的和魏伯初,他俩可是内行!”

“呵呵,听王爷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放心,大家知道如何去做了!”许宏笑了,王爷这是以毒攻毒,看谁的手段高了,他们这些人被王爷言传身教多年,如何不解其意!

“王爷,您大婚已毕,何时返回河东?现在我们群龙无,诸多蕃部刚刚臣服,您离开的时间长了,怕会出现反复!”许宏说道。

“你们如果想让我会河东,这种话就千万不可说起,尤其是在外人的面前,否则我一辈子也不能重返河东!”赵柽说道。

“王爷何出此言,从河东到河中,那些蕃部只要听说王爷的大名,都不敢高声,再者忠勇军现在威名赫赫,尽是骄兵悍将,放眼大宋又有谁能统驭?”张确不解地问道。

“张掌柜的,你是钻到钱眼里了,对于官场上的事情还要多学习啊!”许宏拍拍张确的肩膀道。

“这。。。我说的有错吗?这就是事实啊,忠勇军谁能使唤的动,赵忠你说是不是啊?”张确糊涂了,把王爷说得厉害些不好吗?

“张掌柜的,你是想养一只你叫它咬谁就咬谁的赖皮狗,还是一只凶猛无比想咬谁咬谁的猛虎啊?”赵忠没有评判他的对错,反问道。

“我当然要养只听话的狗啊,老虎不听话,弄不好反会被它咬死的。。。哦,我明白了!”张确立刻回答道,可说着说着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看赵忠笑了,“你小子挖坑让我跳啊,看着你好像忠厚老实,可我看你是蔫坏!”

“嘿嘿,不敢当,比之王爷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忠笑着说道。

“好了,不要再说笑啦,你们也该回河东了,赵忠你把这些信带回去,让他们照办!”赵柽让见喜捧过一个匣子交给赵忠道。

“王爷,您给每个人都写了信,是不是早有准备啊,不是真想抛弃我们?”赵忠打开匣子一看,忠勇军高级将领几乎人手一封,里边都是厚厚的一沓,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咳。。。”赵柽老脸一红,这些信正是他准备出走时写下的交待,如今只是略作改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