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神之一箭,刘备策马战襄阳(6K)(4 / 4)

加入书签

往事如流水一般,映射在刘备的眼帘。

怀念间。

有战船自下游而来,是陈式遣人来传信。

“陛下,襄阳守将吕常在城头大骂,拒不投降。”信使语气忿忿,显然是吕常的话骂得极为难听。

刘备的脸上浮现几分怒意,很快又按捺:“传令陈式,战船夜不熄火,泊于襄阳护城河上,或擂鼓,或吹号,只需侵扰城头守军即可。”

襄阳城易守难攻。

能劝降则劝降,不能劝降也不强攻。

刘备的攻击的重心依旧在汉水以北的樊城。

破了樊城,襄阳就容易了。

北岸。

张飞、辅匡、冯习、张南、傅肜、吴班、赵融等将,相继登岸。

或取樊城以北的郾城,断樊城跟宛城的联系。

或取樊城外的围头和四冢,用于包围樊城。

众将皆是兴奋。

在张飞的猛攻下,郾城的守将并没坚持几日。

在安抚了张飞左右将校后,刘备最终还是将最重要的郾城交给了张飞。

郾城不丢,曹丕的援军就抵达不了樊城!

而在围头和四冢,辅匡、冯习、张南、傅肜、吴班、赵融等将,则依托关羽昔日围攻樊城留下的旧址修筑包围樊城的工事。

刘备并未急着进攻樊城。

磨刀不误砍柴工。

攻城是下策,攻心才是上策。

要攻心,就得先将樊城围起来。

期间。

曹仁也遣将去破坏围头和四冢的工事,但都被击退。

根据几次试探的结果,曹仁判断出包围樊城的汉兵至少有两万人!

再推算包围襄阳的以及其余或分兵打郾城或按兵不动的,来的兵马不会低于三万,甚至得往四万靠拢。

而曹仁如今在樊城也只有一万人!

推算的结果,令曹仁大为震撼:“看来孙权派人送来的情报无误,定是刘备亲自来打襄樊了!”

曹仁感到忿忿。

两年前被关羽围在樊城,两年后被刘备围在樊城,我曹仁什么时候只配被围了?

满宠在仔细分析了前后情报后,道:“求援的信使早已离开了樊城,樊口的孙权也有助我等之意,只要撑到陛下的援军到来,刘备就拿不下襄阳和樊城。”

赵俨则是心忧道:“话虽如此,但眼下即将入冬,城内的柴木消耗加剧。倘若陛下的援军迟迟不来,我等也难以固守。依我之见,不如将城中老弱妇孺都驱逐出城,减少对城内物资的消耗。”

临战驱逐老弱妇孺,赵俨的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不过这个决定曹仁没有采纳,而是呵斥赵俨道:“城中老弱妇孺多有人跟军士有关,岂能临战驱逐,坏我军心?”

赵俨羞惭不语。

数日后。

刘备完成了对樊城的合围,策马亲临樊城南门外。

看着城外的天子大旗,曹仁破口大骂:“刘备,山阳公禅位,陛下已令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你怎敢僭越称帝,有何面目见人!”

论倒打一耙,曹仁但也有三分模样。

刘备冷笑一声,让黄忠上前答话。

黄忠背弓持箭,策马高呼:“樊城的军民听着,曹丕篡权夺位,天人共愤;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如今已登大位,行汉正朔。

尔等助曹魏逆贼,本应诛灭,然而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尔等因曹魏逆贼而白白丢了性命。

若尔等不愿助曹魏逆贼,可设法出城来降,往罪可免;若尔等执迷不悟,助曹为虐,陛下将亲率十万大军踏平樊城!

今日我以此箭,以昭陛下天命!”

话音刚落,黄忠手中的利箭就破空而起,下一刻,城头一面旌旗掉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