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路(1)(2 / 5)
以是您忘记了我的生辰礼物?”
关将军一脸尴尬,被十岁的女儿戳穿谎言后只能硬着头皮解释:“爹哪是忘了,只是最近训练紧张……莫伯伯做了很多东西,他妹妹收不了那么多,爹就顺手拿了一个,正好,嗯!”
“爹你敷衍!”
一旁的关凌冬忍不住笑出声来:“爹,您这借花献佛的手段,可真高明。”
关将军瞪了儿子一眼:“你小子皮痒了吧!”
山忆舒抱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套色彩鲜艳的画册,和一把小巧精致的木剑。
“宁儿,生辰快乐。”山忆舒摸了摸女儿的头,“这是娘亲为你准备的。画册是名师绘制的,木剑是特地缩小了尺寸,你正好可以拿着玩。”
关宁眼睛一亮,抱着木剑转了一圈,随即扑到母亲怀里撒娇。
“娘,您可真好!不过,我什么时候才能学剑啊?哥哥五岁就开始学了,我都十岁了,再不学,岂不是要输给他一大截!”
山忆舒轻笑着扶正她:“宁儿,娘不是说过吗?你现在身体弱,得养好了再说。”
“可我现在好多了!”
“听话,乖乖喝药,身子强健了就能学了。要知道,大夫说过的,你这心疾可不能大意。”
“心疾心疾,讨厌的东西。”关宁小声嘟囔,闷闷地抱紧木剑。
“好了好了,等你学武那天,娘给你找最好的老师。”山忆舒柔声安抚,哄着女儿喝下一碗药汤,“你不是最喜欢秦婆了吗,秦婆如何?”
关宁一听很是开心,捏着鼻子一口喝下了苦掉下巴的药,急急忙忙往嘴里塞了块蜜枣。
晚宴后,关凌冬悄悄拉着妹妹走到院中,从木箱中掏出一本本关于治国、史记、军册的书籍。
“喏,生辰礼物。我亲自挑的,全是你喜欢的。”
“哇,兄长你真好!”关宁接过书,翻了几页,越看越满意,“比爹的蚂蚱强多了!”
关将军远远听见,立刻气得吹胡子瞪眼:“小兔崽子,还敢说爹!”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唯独关宁坐在后排,手里捧着书,眼睛却盯着窗外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她的另一只手正悄悄地在桌面上刻画着什么。
不远处,关凌冬正用眼神疯狂暗示:“别闹了!”
然而关宁恍若未觉,专注地给蝴蝶画翅膀,嘴里还嘟囔:“再画点儿花纹就更好看了。”
“你在画什么?”
“蝴蝶呀!”
“关宁!”夫子的一声厉喝打断了她的作画梦。
她猛地一抖,手中的竹笔掉在了地上,发现刚刚问她的竟是夫子,咧嘴一笑站了起来:“夫子好!”
学堂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夫子不怒反笑,摇摇头:“别人好学,你好玩。既然如此,那我问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关宁闻言站了起来,略一思索后开口:“修身嘛,就是做好自己,比如夫子讲课不打瞌睡、兄长读书不抄错字,我听课不……呃,不画画!”
这话一出,学堂里又是一阵笑声,关凌冬扭头瞪了她一眼。
连夫子都忍俊不禁:“你倒是机灵。那齐家呢?”
“齐家就是家人和和气气,比如爹不嫌娘煮的菜淡,兄长不抢我的点心。”
她说得理直气壮,还冲关凌冬做了个鬼脸。
关凌冬瞪了她一眼,耳根都红了。
“那治国呢?”
关宁迟疑了一下:“治国就……管好朝廷呗!比如让那些当官的少欺负人,少贪点钱,百姓就能多收点粮,大家都能吃饱饭,百姓就不用挨饿了!”
夫子眼中露出一丝欣赏之色:“你倒是说得通俗易懂。‘平天下’又当如何?”
关宁歪着脑袋想了想,忽然抬头道:“夫子,天下真的能平吗?”
夫子微微一愣,没料到她会反问:“为何不能?”
关宁正色道:“您看啊,山有高低,河有曲直,人的心思也有深浅,这些天生就不一样的东西,怎么平呢?”
学堂里顿时一片寂静,连平日里最爱起哄的学生也愣住了。
过了半晌,他叹道:“平天下,重在公道。天不平,地不平,唯公道可平人心。”
“那要是连公道也没有呢?”
夫子一时语塞,抚须良久,才笑道:“关宁,日后你若站在朝堂之上,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自己解答。”
关宁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她手一挥,学着父亲下令的样子:“我站在朝堂之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就——让哥哥去打仗,我来帮他出主意!一国如一家,一家人齐心协力,不就平了吗!”
堂上一阵哄笑,夫子摇头失笑:“这小丫头,还真有几分天真智慧!”
课后,关凌冬拽着她的袖子走出学堂:“阿宁,你再胡说八道,爹知道了可饶不了你!”
“才没有胡说!”关宁昂着头,“你看,连夫子都说我聪明!以后我还要帮兄长一起平天下呢!”
“就你?”关凌冬拍了拍她的头无奈,“你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