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萧条长街(1 / 2)
白露时节的幽京城凉风习习。
白露时节的漳州郡晴空万里。
同属中州,天南地北的气候不尽相同。
同处中州,人们的悲欢也不相通。
生活在幽京城的百姓们听不到兴安境正战马嘶鸣、擂鼓滔天。
居住在漳州郡的百姓们也看不到九莲山曾大火熊熊、厮杀无眠。
大多时候,不论是国邦层面上还是江湖之中所发生的大事,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每天还能看到朝阳起夕阳落,肚子饿时有法子吃上东西,高兴或不高兴时还能找个地方喝上几口酒,日子该怎么过照旧怎么过,只是比起寻常时候,或有机会将那些发生在国邦层面或江湖中的大事当故事讲、当轶闻听。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正如江湖上有句流传颇为久远的老话所说“江湖险恶,只在江湖”。
此言大意是说,市井百姓们哪怕距离江湖不遥远,但总能够年复一年过着太平日子,可一旦跟江湖沾上边,便总得防着飞来横祸,或是冷不丁地天降横财,总之福祸难料。
莆田郡因为红衣教之事飞来横祸。
漳州郡虽未被直接波及,可断盐一事还是影响到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郡城规模略逊于泉州郡的漳州郡位于闽南最南。
山高皇帝远而又依山傍水,当地百姓们过着说不上富足却足够安稳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慢节奏的简单生活中,百姓们对于吃什么怎么吃尤为钻营上道,便也催生出不少声名远播的小吃。
卤香浓厚卤味鲜甜的打卤面、皮香酥脆肉馅喷香软糯的五香卷、酸甜爽口的手抓面、咸辣清香的豆花粉丝等等,都是闽南一带妇孺皆知皆馋、讲究口舌之欲的达官显贵也颇为推崇的闽南特色小吃。
平常时候,这些小吃在随便一处乡里村间的店面或小摊上都能寻见。
可红衣教为备战九莲山一役掏光了闽地各处私盐盐库,而官盐存量难以覆盖供给整个闽地,这大半月下来,每家每户每天都不得不开始定量使用着紧巴巴的存盐,至于贩售小吃便实在难以为继了。
是而,在早晨时分向来人流攒动、熙熙攘攘的龙溪镇百丈小吃长街,此时却只有行人寥寥,一眼望得见彼端。
一阵秋风拂过。
推动着落叶在地面上刮出唦唦声响。
不知是否是在欢迎小吃长街上八位客人的到来。
这八位客人之中只有两个男子,余下六人皆是女子。
六名女子中有两人绾发,但每个姑娘都无一老相。
高壮短发方脸的男子肩上扛着柄方锤居于众人右手边。
另一步伐稍稍落后于众人的男子眉心有颗细小朱痣、面相温和。
粗粗一看,便会觉得这八人是个颇为古怪的组合,或是某个以女性为主的帮派出外历练,由两个男性护卫相伴。
实际上,这八人正是从泉州郡洛江镇一路追寻着玉林龙踪迹而来的散人居“擒龙小队”五人,以及染坊中自告奋勇跟来相助的三位姑娘。
两天来,八人路没少走。
先是绕着洛江镇周边村镇及山野兜了个大圈,而后拐向漳州港,接着又往南行。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找寻路上似乎一直都能发现玉林龙留下的痕迹。
起初蒙邡还以为是玉林龙故意所留,用以迷惑,或是意在挑衅他们。
然而在一次险些丢失线索、迷失追踪方向后,蒙邡才后知后觉玉林龙非但中了毒,身上定也被人做了手脚。
否则任凭染坊一个管事对红衣教在闽地的私产再如何熟悉,也不可能一直紧咬住玉林龙留下的尾巴,不被甩开。
玉林龙中了什么跟踪搜寻的手段蒙邡不清楚,只能肯定应是与墨漓有关。
因为蒙邡已联想起数月前公孙煜将墨漓介绍入散人居时所提及的墨漓另一重身份。
一想到对方曾经在江湖上的作为,蒙邡便觉得眼下有如此顺利的进展是那么理所当然。
而这件“擒龙”任务也没有那么难完成了。
昨日八人夜宿山林,今早通过半个时辰的寻踪觅迹,确定那玉泥鳅一头扎入了龙溪镇。
八人这才跟了过来。
只是墨漓的追踪手段似乎在山林草野中效果更佳,到了人口繁密处难免打了折扣,没法给出准确的定位,在推测出玉林龙大抵会借着此地人流气息暂时蔽身不出后,八人便选择到小吃街小小放松一番,哪知会是这番清冷萧条的景象。
“哎,真是没口福呐。上一次吃卤面配五香卷都是四五年前的事了。”
南宫涵雨抚着肚子嘟着嘴,无奈叹息道。
蒙邡咂嘴道:“吃啥是小事,这些天吃东西都寡淡无味,手上的锤子都快提不动了。”
正站蒙邡后边的小安闻言低头自责道:“我该从染坊中多带些盐出来的。”
蒙邡忙回过身,拍着脑袋讪笑道:“小安姑娘我不是这意思……诶呀!我哪能怨你,要不是你带出来这些盐,咱们这两天怕是粒盐不沾了,再说了,要是你多带些盐出来,染坊里那么多姐妹们怎么办?”
南宫涵雨赶忙过来牵拉住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