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初阳(2 / 3)
传,等都是有好处的。
轻工业的存在对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将来也可以补充财政,开拓税源。
张克主持小会:“
想要做事,就要有钱。行到今年,东北的财政终于开始有上千万两银子的结余。
可以支持我们进行国家工业化的尝试,现在基本政府每一分钱都是农民田税收上来的,希望我们不要白费。
自1899年开始东北军屯计划,到现在1905我们一路可以走到今天,离不开李鸿章中堂的支持,李中堂故去后,发生不少变故,走到现在,说明我们前面的路是对的。
但接下来我们怎么走?今年我收到北边传消息,那边俄国人的西伯利亚铁路已经修通了。
如今的远东俄国人有500万,我们有1000多万人。我们明年计划把铁路一路修到长春,先修北面,方便整个军队的调动,预备俄国人可能的异动。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俄国占了黑龙江,就距离我们百十公里,怎么办?
我们有能力遏制俄国人吗?俄国人毕竟是拥有1亿多人的工业大国,放任不管,让他在我们旁边做大,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现在暂时处于优势,但是我们有能力截断西伯利亚铁路,打败俄国人的远东势力,斩断俄国东侵的目标吗?
说实话,我认为现在不太可能。从长春到哈尔滨中间有超过200km的平原,派步兵向前进攻,完全就是阵地战、消耗战。
没有强大的炮兵支撑是无法进攻的。我们虽然有一超过一倍的人口优势,也不可能拿着人口去消耗对方的机枪子弹。
嗯。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抚顺钢铁厂。我们比俄国人在远东率先拥有了钢铁重工。
如果有了充足的炮弹,则胜负未可知。毕竟西伯利亚的铁路运载量有多少?现在还说不清楚,它毕竟现在只是一条单线铁路。
袁世凯给我的信,内容你们也知道了。
我们现在准备,一两年向关内进攻,是有可能打赢的。但打赢之后呢?我们可以面对列强吗?关内的经济崩溃,清朝的中央政府年年赤字。
就是我们打败了袁世凯,掌握中央,恐怕也只是背包袱,拿不出财政来建工业以求发展。
还要面对列强的警惕袭扰,地方势力的纠缠,消耗大量精力,牵扯大量财富和人才。
从唐山铁厂建立之初,就开始储备人才,到现在9个年头了。但说实话,我们集团内部的人才还很匮乏。
到明年,第一批教育的孩子,小学的第三年才刚刚开始。
大学培养和外面招收人员,光是填充教师岗位都显得捉襟见肘。
工业的门类还少的可怜,大量产品完全依靠关内,海外的进口。
虽然我一直待在东北,这些年看外面的报纸,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国外的列强还是在不断的发展。
我认为,夯实基础继续移民、培养人才加强教育、发展工业,各个门类,加强本地生产、积攒实力才是我们的方向。
因此,和袁世凯撕破脸的事儿,先不能做。可以下面想想办法,看怎么样先维持住局面,也不花太多钱去当冤大头。
政府的财政宽裕了,我们大学有很多门类都只是在书本上空谈理论,而没有地方进行实践。
要拨款对一些门类人才进行财政方面的拨款立项,鼓励这些专业人才去建立行业。
把技术、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看什么门类是适合大规模持续投入的,政府把钱投进去。
天津和营口是国家沿海没有开放关防。向列强完全敞开的地方,我们要珍惜这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关税控制权,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招商引资这方面也不能落下。
一句话,内部求稳定,外部做防御。
威胁最大的是北方的俄国,然后也要防止日本在渤海沿岸,突然登陆作战,像甲午之战。
对渤海沿岸适合的地方要点,要重点发展岸防炮,我们不但要采购,自己的设计制造也要提上日程。
最好制造大炮,可以对登陆部队进行防御,还可以在面对阵地战的时候发挥作用。
兵者,生死存亡之地,绝对不能马虎大意
这么七八年来,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农民上交的农税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我决定对移民的税率降低10%由最高50%降到4.5成的田税。
这样也有利于内部稳定,商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我们现在不缺粮食,但粮食的运输损耗是太严重了。在东北的内陆能修铁路的地方,要尽快延伸铁路,形成铁路网,铁路无法延伸的地方,要想办法进行公路的建设,交通部研究综合方案出来。
各方面要列出一个轻重缓急来,在未来几年逐步实施。”
因为在东北实行军屯制度。移民来的农民,地方的民众是很反感的。
张克手里有兵而已。
但随着抚顺钢铁厂开始大量投产,铁路剩余的钢铁,开始进入各个行业,炉子,烟筒,玻璃,煤炭等产业,顺着铁路和公路走向千家万户。
大家知道,要想烧砖用,柴火的效率温度是很难达到的,随着抚顺煤炭的大量出产,各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