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忘寒再现,计中之计(3 / 3)
。
“你既要置北斗门于死地,焉知不会有今日。”
“所以,我来了。”
风卷起黄沙吹打着他的铠甲,李焉识气定神闲,傲然伫立。
一柄冷冰冰的刀横在了他的颈上。
却,是从身后而来。
“你在我寨子里安插奸细,怎能想不到自己也会有今日呢?”老者抚着胡须冷笑。
“将军,别怪我。”张副尉缓缓出言。
“老张你疯了吧,这是咱们将军!”刘副尉发疯似的冲上前,要将他扯开。
“再上前我就砍了!”
张副尉爆发出这声怒吼,唬得众人又急又怕,只恨早没看出这个杂碎竟是个叛徒。
“我待你不薄,仲康。”李焉识依旧是面色不改,音色不虚。
“将军,是您把事做得太绝了。您还记得我弟弟叔达吗?”
李焉识的脑海里掠过些片段,似乎张副尉几个月前曾提过,好像是问能否破格收他参军,当时自己疲于布局应对慎王,只说按着流程来便不曾过问了。
“他没什么本事,参不了军,跟着几个同乡拜入北斗门下,落草为寇不过月余,他什么都不知道啊!在寨子里,就被顾六带着人杀了。他没什么功夫,胆子又小,何至于是个死啊!他死了,我娘也哭没了,家,那是我的家!就这么没了!”他的眼神中满是悲苦,他的家,只剩他一个人了。
他的兄长死在战场上,靠着抚恤养活了母亲和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的他穿上了铠甲,走了兄长的老路。
十多年来,他辗转跟过很多将军,走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差点儿死过很多回,终于跟着李焉识,结束了这场硝烟。可是等来的,是什么?
他握着刀柄的手一直在颤抖。
李焉识清楚地记得,那时他初入行伍,官阶不高,这个年长他七八岁的魁梧汉子总是如兄长般护着他,跟着他三年征战,趟过长河,吃过草根,风里来雨里去,屡次拼死护卫他杀出重围,从不曾后退。
到头来,他得到了什么,满身的伤疤?弟弟血肉模糊的尸体?母亲冰冷的双手?一个破碎的家?
他在黑夜里苦苦挣扎,为什么太平的世道,自己却失去了所有。
“国法,军纪,不可违。”他明明想说些别的,脱口而出的却只有冰冷的这几个字。
“军纪?国法?我参军就是为的家人能有口饭吃,不求封侯拜相,只求家人安稳度日,家人都没了,我管他娘的什么军纪!”
他的声音几近嘶哑,颤抖着,提刀欲砍的手抖动得剧烈。
刀哐当落在了地上,人也无力地轰然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嚎啕大哭。
“对不起,叔达,对不起,娘,我不能,不能手刃仇人,我不能,不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