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道尽千古风流(2 / 4)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竟如痴儿”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话音落下,太极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听傻了、听痴了,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着,似乎一动不动。
但是,从他们微微颤抖的胡子和身体上、从一双双无比炙热的眼睛中就能看出,他们的内心究竟有多么激动、有多么澎湃!
就在此时,站在龙椅前的李世民,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小子,好大的气魄,不愧是朕的嫡长孙!”
随着他的这阵笑声,太极殿立刻就炸锅了。
“好一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语道尽了千古风流,真乃古今之绝唱也!”
长孙无忌激动不已地高声说道,大腿都快拍肿了。
话音未落,褚遂良已接茬说道:
“此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见,实乃千古绝唱,必将流芳百世!”
在他之后,几乎每个人都高声赞颂了一番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极尽溢美之词!
就连那些粗通文墨的武将,也搜肠刮肚地将自己知道的所有好词全部拿出来,用来赞美这首词。
站在殿下最前列的李治,更是一阵目眩神迷。
此时的他,已彻底被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折服,哪里还记得李医所具有的巨大威胁。
极尽所能地赞美一番之后,众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齐齐冲李世民躬身施礼,齐声高呼道:
“恭喜陛下,获此千古名篇,此乃大唐文坛之盛世,必当永载史册!”
“哈哈哈”
站在殿上的李世民大笑不已,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转眼的功夫,二十几分钟就已过去。
欣赏探讨了一会李医创作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一点。
这场重要的大朝会,至此才进入正题。
李世民在龙椅上坐了下来,黄门侍郎褚遂良则拿着一道圣旨,开始当众宣读。
“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所部为先锋,即日整军备战,择日开赴辽东”
“命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几个知情者眼底深处,都闪过一丝笑意。
他们非常清楚这个任命因何而来,也明白隐藏其中的那一丝杀意!
不约而同地,他们都想到了隐藏在背后的那个小小身影。
那个小家伙虽然在游历四方,影响力却无处不在,谁也无法忽视!
想到这里,即便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感到了一丝心悸!
……
“阿嚏!”
正站在楼船上欣赏风景的李医,突然没来由地打了个喷嚏。
“莫不是有人在念叨我?”
他轻笑着摇了摇头,并没当回事。
就在此时,江面上突然出来一阵雄浑的歌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没错,对方所唱的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且唱的很有几分味道。
李医他们离开赤壁已半个多月,随着南来北往的游客,这首千古绝唱已传遍江南、继而传向大江南北、乃至整个天下。
一路走来,他们已不知道听过多少次、看到过多少次,人们在吟诵或高唱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即便在长江江面上,时不时也能听到有人在高声吟诵或高唱这首词,来自那些过往的大小船只。
而在长江两岸的那些城市里,吟诵和歌唱这首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毫不夸张的说,这绝对是当下最流行的一首诗词,早已风靡江南、很快也将风靡整个天下。
“公子,又有人在高唱你作的词,这家伙唱的还可以,比昨天下午碰到的那几个家伙强不少”
柳非烟嬉笑着说道,言语和眼神中充满崇拜。
“公子说了,昨天那几个家伙的气魄不够,太过拘谨,唱不出这首词豪迈的味道”
“今天这个家伙倒是放得开,虽然嗓子跟破锣似得,却也有几分味道”
宁思羽娇笑着接茬说道。
话音落下,现场立刻响起一片笑声。
不论李医,还是刚从船舱里出来的穆逢春他们,全都笑了起来。
就在此时,一艘逆流而上的客船,突然闯入了大家的视野。
在这艘客船的船头甲板上,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迎风而立,手扶宝剑,正在引吭高歌。
很显然,大家听到的歌声正出自这个家伙之口。
转眼之间,两艘客船已交汇。
两艘船交错而过的一刹那,李医微笑着冲那个家伙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
对面那个家伙却愣住了,瞪圆了双眼紧盯着李医。
直到两船错开,那个家伙才反应过来,立刻扯着嗓子高喊起来。
“对面可是医公子?”
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