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新芽破土(求追读、(1 / 2)
天刚亮起,太阳还没出来。
城中很多流民和百姓就已扛着工具出门,潮水般向位于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各处工地走去。
虽然天气寒冷,大家心里却一片火热,每个人眼中都充满希望。
他们出门的时间,甚至比要求的早了近半个时辰。
当大家来到各处工地,不用任何人督促,立刻都忙碌起来。
等负责监工的衙役和工部小吏赶到,各个工地上已热火朝天。
这些家伙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眼眶也有些湿润。
就眼前这一幕,谁还敢说流民都是刁民?
他们也是本本分分的老百姓,谁要对他们好,给他们希望,他们必定会用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
很快,太阳就已升起,将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长安。
就在此时,几辆牛车突然驶入了工地。
在其中一辆牛车上,装着很多刚打出来的胡饼,还冒着热气呢。
另外几辆牛车上,则装着几个火炉和很多石炭、以及铁锅和生姜等等。
等牛车停稳,负责押车的仆役立刻大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医公子让我等给大家送早餐来了,每人一张胡饼,吃饱了再干活也不迟”
“考虑到天气寒冷,公子吩咐我们熬些姜汤,大家如果感觉身上寒冷,随时可以过来喝碗热姜汤,……”
话音未落,众多流民和百姓已轰然致谢。
“谢公子关心,公子仁义!”
高呼的同时,很多人都擦了一下湿润的眼睛。
东市。
虽然还没到开市时间,格调家居门口却已排起长队。
这都是等着格调家居开门,进去购买家具等人。
有了之前排队购买火炉的经验,大家都学聪明了,知道早点过来排队才能买到想要的新式家具。
至于说凭借权势和地位获得优待,不用排队就能买到家具,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也不看看这家店铺的东家是谁?谁的身份能有这位尊贵?
在排队的人群中,有很多昨天就已来过的熟面孔。
大家一边排队等候,一边还在热烈讨论着。
“谢公子,你昨天不是定了几件家具吗?怎么今儿又来了?”
“没错,我是定了几件家具,却没看完那些精致的样板间,我打算把每个样板间都仔细逛逛,这可比逛街有意思多了,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正说话间,开市的鼓声就已响起。
格调家居的大门随之打开,开始了一天的营业。
聚集在门口的人们,立刻像潮水般涌进了格调家居,一个个迫不及待。
看着这一幕,附近其它商家都羡慕的双眼通红。
“听说了吗,格调家居昨天卖了一两万两银子,这哪是卖家具,简直就是挖银子啊!”
“羡慕不来的,医公子天纵奇才,发明的新式家具实在太好了,那是真能当传家宝啊!”
周围几家商铺的掌柜议论了几句,随即走进自家店铺,各自忙碌去了。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西市的大唐百货门口。
排队买火炉和火锅的人们,依旧络绎不绝,大唐百货门口每天都排着大队。
在长安之外,在咸阳、潼关、洛阳等很多地方,人们也在排队抢购火炉。
用不了多久时间,这些地方得的人们又会排队抢购新式家具、抢购新鲜上市的蔬菜!
而亲手缔造这些奇迹的李医,已坐着马车来到平康坊别业。
刚一进门,梁伯就迎了上来。
一夜过去,他的状态好了很多。
虽然骨瘦如柴,但精神很饱满,脸色也红润了几分。
“公子,杏鲍菇又长出很多,也长大了几分,生长速度这么快的蔬菜,老朽还是第一次见!”
“你所说的辣椒和西红柿,也都出芽了,看着真喜人”
梁伯汇报着情况,眉飞色舞的。
他的眼神里充满慈爱和赞赏,也有几分好奇。
“辣椒和西红柿出芽了?这真是个好消息!咱们过去看看”
李医欣喜不已地说道。
说着,他就快步向种植西红柿和辣椒的温室走去。
没一会功夫,他已进入温室。
此时,民部尚书等人都聚集在这个温室里,好奇地看着昨天夜里刚刚破土的那些嫩芽。
看到李医进来,大家连忙见礼。
一番客套后,李医这才开始查看辣椒和西红柿的幼苗。
那些幼苗昨天深夜刚刚破土,高不过四五厘米,非常娇嫩。
令人称奇的是,种在这个温室里的所有辣椒,几乎同时发芽破土了。
种植辣椒的那些木盒,昨天还光秃秃的,今天却绿油油一片,看着就令人心动。
相比而言,种植西红柿的区域,绿色就少了很多。
这情况很正常,毕竟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
看着那些刚刚破土、正茁壮生长的幼苗,李医满眼喜色。
就在此时,民部尚书好奇地问道:
“公子,你吃过这两种蔬菜吗?它们什么滋味,好不好吃?”
李医微笑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