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发展(1 / 2)

加入书签

子胥回来了。姜成不但没有削他,反而还好好地奖赏了他。

虽然是有所预期,但是,子胥带回来的东西还是大大震惊到了小姜成。

太土豪了。

粮食,种子,皮毛,布匹,兵器,农具。。。。。应有尽有,大车小车,肩挑人扛,一路上延绵不绝。

不单单是物资,还有人员。

一整套行政班子,从神教天官,卿士寮各部主管,甚至中层法官,底层衙役什么都配备齐全。十几个方国基本都迁移了过来。中高层官员是最积极地赶过来向姜成表忠心的。毕竟,新来的随侯自己家族有大把的人员等着上位呢。跟到姜成这里继续当官,还是留在随州做老百姓?不需要考虑吧?

为什么奖励?因为子胥完美地领会到了姜成的心思。

首先,他夸张地宣传了姜成的英明神武,天生丽质,呃,不对,是天资聪慧。把突遇杀手,救助难民,千里返乡,临危定策等等当成了一个个传说故事,真真假假,都是姜成的功劳。跟着姜成那是绝对正确的选择,说得是指天划地,口沫横飞。弄得老家的那帮亲戚都有点怀疑,也就离开家乡一年多,你确定那个人是我们家小成而不是神仙下凡?

第二,他夸张地宣传了周军的狠毒残暴,杀人如麻。有上万难民的故事作为注脚,那当然也说得是绘声绘色,恐怖阴森,身临其境。。。。。如果不跟着姜成走,留在随州,那分明就是厕所里点灯笼----找死。

在子胥的努力下,积极冒险的,心思灵动的,迫不得已的,盲目跟风的等等各色人群都开始往南迁移。少说有二十万人开始出发或者已经在路上了。

姜成这些天已经不怎么管具体政务了,一股脑都扔给了国相姜圭。自己一门心思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撒了欢地游荡。在这里,他看到了山羊,鹿,兔子,野猪,鳄鱼,大象,甚至犀牛。比后世逛动物园好玩多了。除了没有狮子和长颈鹿,姜成又一次想起了非洲草原童子军的梗。

另外他还迷上了二只小狗狗。这是姜仲海送给他的。说是在野地里发现的,狗妈妈被什么动物咬死了,被遗弃在草丛里。是的,就是那个侯府大总管。不知道是不是关进地窖的后遗症,这小子这些天把姜成伺候得非常好,谄媚得不要不要的。姜成也因此好好体验了一把贵族花花公子的生活。架鹰掣狗,前呼后拥,横行乡里,简直不要太爽。

相比起姜圭,子聚财等人的不让人省心,这种拍马屁的小人物实在太讨人喜欢了,有机会再关一次地窖?

聚财的不省心是姜成自找的。那天,看到工匠盖房子时,几十个人吭哧吭哧费力抬着房梁往上架,姜成忍不住找了两木匠,设计了一套滑轮组,四五个人操作,轻轻松松就吊起一根木头。从此以后,聚财天天跑过来咨询姜成,一会砖窑改进方案,一会是岗楼设计,一会是公共厕所的数量与布点甚至道路的走向也来问,姜成开始还耐心地和他商议,按后世的经验给出意见。直那天看见聚财拿着一张大门的平面图,er跑过来咨询雕刻什么花纹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一脚把他给踢了出去。

姜圭的不省心就完全是老头的顽固守旧了。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姜成看到迁移过来的居民中,小孩子越来越多,就安排人准备开设学堂。关于这个,老头倒是挺积极的,人员,经费,场地等等都一路绿灯。到了学生招生范围,学习内容的时候,老头和姜成顶起了牛。

姜成认为是不分贵贱,哪怕是奴隶的孩子,只要年龄合适,就可以来学习。老头那是坚决反对,文字是贵族的特权,只有贵族士大夫的子女才能受教育。即使你把奴隶的孩子招进了学堂,那些担任老师的神教天官们也不肯教。多次争执无果后,姜成妥协了,招生范围到平民,自由民截止。只要你不是奴隶,都可以把适龄的七到十二岁的孩子送来读书,学费全免。

不分男女。这点倒是出乎姜成的意料。商朝的女人,虽然不是说能顶半边天,但是,整个社会对女人没有半点歧视,只要你有能力,哪怕上战场当将军都行。姒琴的偶像,先王武丁的王妃,妇好,就曾经统领大军,打败入侵的鬼方人,还俘虏了上万奴隶。

关于学习内容,两人的分歧更大。贵族的各种礼仪,神教祭祀的繁琐规矩等等是姜圭教育的重中之重。姜成则希望给小孩子自然科学的启蒙,各种人文学科浅尝即止。两人又争论了好多天,姜老头甚至拉来好多人给自己当说客。姜成气得冒烟,七到十二岁,后世的小学生而已,学那么些礼仪、规矩,生生地摧残祖国的花朵啊。结果聚财在身后幽幽地接了句:“当年大王想要改革时,吵得比这凶多了。”

好吧,姜成再次妥协。把孩子们分成两个年级,七到十岁,学三年启蒙教育,以姜成的教材为主,后二年,以姜老头他们的传统教育为主。

双方都认为自己占了便宜,老头认为,十岁前的小屁孩反正啥也不懂,不好教,后二年才是重中之重。姜成也暗自得意,当我把底子打好了,各种天文地理,生活百科,不比你的那些禁锢人的繁琐破规矩吸引人?孩子们自然会选择。

说到教材,文字是关键。这次姜成打死不妥协,也不出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