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首相女士(2 / 4)

加入书签

科技的幌子下,掩盖不了其内在的空洞和无力。”

教廷新闻社的讽刺专栏:

“冰封皇朝和卓芬帝国,一对难兄难弟,在国际社会的鄙视链中争夺着谁更不值得一提。冰封以其神选之女自居,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笑柄;卓芬则在科技的光环下,掩盖不了其文化的荒芜和道德的沦丧。”

......

这些教廷媒体的言辞充满了讽刺和轻蔑,它们不仅对冰封皇朝和卓芬帝国的国际地位发起了攻击,还对这两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提出了质疑,显露出教廷对这两个国家的深刻敌意和不屑一顾。

然而,索拉娅对此并未感到愤怒,反而觉得颇为有趣。冰封皇朝并非只是被动挨打,从上至下也积极撰文进行反击。

两国在媒体上的这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让索拉娅感到异常刺激和兴奋。

尽管教廷气焰嚣张,但它的确也有嚣张的资本。

起初的神之大陆,众多势力如繁星般林立。然而,由于整个大陆打仗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唯独冰封皇朝,得益于历代女皇的“神佑”之力,在连绵战火中幸免),迫使各大势力不得不转型为集权帝国,以此来增强军事行动的效率和统一指挥。

在这些势力中,以教廷为核心的光明帝国无疑是全大陆最强大的霸主,没有之一。

除了冰封皇朝之外,教廷的教义几乎遍布每一个国家。

根据当前的国际影响力来排列,七大帝国顺序如下:

光明帝国

修真联盟运朝

奥克帝国

绿野联盟皇朝

堤普希合众帝国

卓芬第四帝国

冰封皇朝

若仅从国际声势来看,冰封皇朝和卓芬第四帝国确实显得较为弱势。

毕竟,光明帝国的强势甚至让内部纷争不断的东土修真联盟也不得不对其退让,同意教廷的传教士进入其境内传教。

因此,教廷始终将冰封皇朝视为其信仰传播的最后障碍,尤其是冰封的“神选帝王制”,直接挑战了教廷所宣称的光明神为唯一至高真神的教义。

尽管教廷因女皇的“神佑”而不敢轻易发动军事行动,但他们通过施压盟友,在国际上对冰封进行各类制裁,限制贸易,尤其是对冰封的粮食供应。

他们迫使冰封以珍稀矿石支付高昂的粮价,以此吸干冰封的矿产资源。

特别是在上任女皇玛尔塔“神寂”、下任女皇还未找到的动荡时期,教廷加大了对冰封皇朝的打压,甚至考虑动用战争手段。在这危急时刻,霍夫曼挺身而出。

她曾是玛尔塔女皇麾下的得力干将,出身顶尖贵族,其精英主义思想一度让玛尔塔女皇犹豫是否任命她为首相,最终霍夫曼击败了包括文官之首青龙家主在内的所有对手,成功上位。

至今已执政25年,是冰封现代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

霍夫曼以其坚毅的外交政策和对国家利益的捍卫在政治舞台上声名显赫。她倡导强硬的外交政策,以巩固冰封皇朝在全大陆的威望。

在那段充满危机的岁月中,霍夫曼巧妙运用国家资源和策略,成功抵御了针对冰封皇朝的一系列阴谋,因而被国际冠称“铁娘子”。

然而,在霍夫曼的权力游戏中,她的一些行为手段极不光彩,她甚至会牺牲一些冰封国民的性命,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尽管霍夫曼的社达作风让她声名狼藉,但她成功领导冰封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在索拉娅女皇成长期间引领国家历经风雨。

即使是最不欣赏她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她的领导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想起霍夫曼夫人,索拉娅简直头大如斗。如果霍夫曼夫人是乱臣贼子,事情反倒简单,索拉娅只需设法将她除去即可。

但她明白,霍夫曼夫人虽然私心颇重,对“冰封女皇”的忠诚却是发自内心的。

问题在于,霍夫曼夫人的忠诚方式让索拉娅难以接受:普通的奸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控的忠臣。

仿佛是“说曹操,曹操到”,就在这时,巴德夫人那平静而庄重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打断了索拉娅的沉思:“陛下,首相大人前来请安。”

“宣。”索拉娅轻轻调整了一下身上的皇袍,端坐于宝座之上,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交锋。

冰封皇朝独特的神选帝王制保证了女皇权力的至高无上。然而,未成年的女皇需接受帝王教育,除了定期上朝外,每日仅有两小时处理政务。

因此,小女皇平日只能主抓军政大权,确保自己不被架空,而其他事务则不得不交由臣下发挥。

这无疑给了首相为代表的群臣可乘之机,她便是借此挑战年轻女皇的政策。

但现在,索拉娅决心让首相明白,女皇已经成年亲政,未来将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朝政之中,不再容许首相及臣子们在背后有操纵的空间了。

随着殿门缓缓推开,身穿深色长袍的冰封首相埃莉诺·霍夫曼步入大殿,她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坚定的节奏。

“陛下圣安。”霍夫曼首相的声音仿佛是在谱写高雅的乐章般,她行礼时的每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