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四象九宫,开箱见鼎(3 / 3)

加入书签

四下打开。如此一来,根本就不用从箱子里搬出来便能看到冀州鼎全貌。

盖子是吴大志和庞统一起取下来的,打开四面则是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嘛!

冀州鼎终于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正方鼎口,四足,双耳。鼎口边长大概在一米二左右,鼎耳高度大概在一米五左右。

比豫州鼎小,不过也小不了太多。

不管是豫州鼎还是冀州鼎,都比传中的“巨鼎”要小得多。实际上,以夏朝初年的青铜铸造水平,这么大的鼎,这么精良的技术,已然是匪夷所思。但有些人就喜欢夸张,好像大禹是神仙一样。

这只冀州鼎鼎腹的纹饰和豫州鼎不同,上面是集中了古冀州的山川河流。另外,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周身布满绿锈除了双耳的上部、四足的底部露出很暗的铜色。

这绿锈和寻常青铜器上的绿锈又不一样,特别青翠,特别莹润,如同在鼎身之上薄薄地封了一层翠玉一般!

太美了!

唯一的遗憾是,其中一只耳和两条腿,都出现了明显磕碰。最大的一处,约莫是个几厘米长的钝角。

想想当年的藏鼎之士躲避追兵一路西行,损伤似乎也很难避免,能保存成这样,已经是难能可贵。

而且整体并无大碍,特别是鼎腹纹饰没有损伤,这对于大约四千年前的夏初古物来,也基本可以称作全品了。

“此处虽然干燥,但冀州鼎不是凡物,自身带有阴水属性,生发绿锈,倒也正常。”吴大志颔首。

权浩然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转而对庞统道,“庞局,这锈色虽然已经比较稳定了,但这是罗布泊的环境,如果要运抵燕京,路上最好先封膜,然后尽量密封包装。”

“放心。我先打电话。”庞统点点头,拿起了电话。

大家也暂时安静下来。

吴大志就此看向鼎腹内的“小球”。

“什么声音?”吴夺却警惕地看向了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