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宋明之疑,达者为师(2 / 3)

加入书签

,可要是宋代的东西,怎么会刻“永乐元年”呢?

而且,这不是刻上永乐元年得到此物或者纪念留念的内容,就是刻着“永乐元年冬月制于浙”。

“我还没细看,一时不能定论。”吴夺也不敢把话说太满,毕竟刻着“永乐元年”,而且胡允德还看过。

“如果是宋代,那二十五万卖可就亏大了!”黄微皱眉,“这样小吴,你直接给胡总打电话说吧,我就在这儿等你说完再去回复客人,好在没说死,他还没有说要。”

“好。”吴夺就此拨通了胡允德的电话。

胡允德接听之后,吴夺先是简单说了什么东西,“德叔,这东西,我觉得不像是明初的。”

“小吴,这东西不可能是现代高仿,不说别的,看刻字的痕迹,也应该是老东西。”胡允德和黄微一样,都是先误会了;吴夺一提,他们都觉得吴夺的意思是后仿。

吴夺只得又解释了一遍,“德叔,我的意思是比明初要早,像是宋代的东西!”

胡允德听了吴夺所言,“宋代的东西怎么可能刻明代的年号款?小吴,我当时也觉得有宋代的风格,但是,你想过没有,也有可能是明仿宋啊?”

“明仿宋······”吴夺想了想,“明初,就算是仿宋,我觉得也展现不了这种浓郁的闲情逸致。”

“这样吧,你再上手看看,看好了再说。”

“可现在有人要买。”

“我们大雅斋做生意,讲的是诚信。告诉他,二十五万不能再降了,如果他要,那就给他!”

“好吧。”吴夺听胡允德这么说,便也没有再多说。

吴夺和黄微一起回到柜台,黄微笑着对老者说道,“老先生,我刚才和店里的鉴定师一起打电话请示了领导。首先呢,让我们鉴定师再看看这件东西,您看行吗?”

老者看了看吴夺,“这么年轻就当上大雅斋的鉴定师,厉害!”

说罢,老者便将这件白玉凤鸟笔架又放到了绒布上,“请便!”

东西尚未成交,人家店里的鉴定师要再看看,他也没有反对的道理。而且,黄微说了“首先”,那就是还有下文。

吴夺就此上手。

黄微继续说道,“再就是,价钱上我也请示了,二十五万,确实是最低价了,我们老总也只能让到这一步。”

老者笑了笑,“我都第二次来了,本也不是带着砍刀,明代的东西,又不是很白,还带着棉,二十五万委实高了点儿,二十万我是可以带走的。”

若不是吴夺“插了一杠子”,本来黄微请示胡允德,二十万应该问题不大。可这事儿偏生又让吴夺碰上了。

不过,黄微也在等吴夺的最终结论,若是吴夺“改主意”,说这东西还是明初,那么黄微也可以再请示一下;做生意嘛,讲究个变通。

“老先生,要不这样,等我们鉴定师看完了再说?”

“好,抓紧吧。”

而吴夺上手之后,也没耽搁工夫,接着就“听”起来。

确实是宋代的!

这让吴夺很振奋。自己在玉器上的眼力,现在足可称之为高手了,毕竟,胡允德都没看准!

从时间上推算,这是北宋宣和二年的东西。

为什么会刻有“永乐元年冬月制于浙”呢?

所幸吴夺也听到了。

这个“永乐”,不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而是北宋起义首领“圣公”方腊的年号!

北宋,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方腊在浙江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不久之后,方腊就占领了杭州。

不过方腊的“永乐”年号用的时间很短,宣和二年十月开始用,宣和三年四月,方腊就被俘押解京师。十月,被处决。

这件白玉凤鸟笔架“制于浙”,正好也能和方腊的“势力范围”对应起来。

吴夺心中暗叹,知识储备还是不够啊,根本不知道方腊还用过“永乐”这个年号。

实际上,知道朱棣和方腊都用过“永乐”这个年号,还是不够。因为华夏历史上用过“永乐”这个年号的,不止他俩。

还有十六国时期前凉桓王张重华,还有五代南汉时期的广东起义头领张遇贤。

不过,除了明成祖朱棣,方腊张重华张遇贤之流,都算不得真正的皇帝,而且使用时间太短了。

因为水浒传,方腊的知名度还算是比较高的,起码有“武松单臂擒方腊”的重头戏;但方腊的“永乐”年号,还是知者甚少。

吴夺放下白玉凤鸟笔架,冲着黄微使了个眼色,而后又道,“丁点儿毛病也没有,全品。”

黄微心领神会,“老先生,鉴定师看完了,一点儿毛病也找不出的话,这价儿确实就让不动了。”

老者看了看吴夺,“就算你说的毛病,不包括玉质带棉,这上面的磕碰难道不算?”

“老先生,对于古玉来说,这样细小磕碰,不算毛病,除非是明显的大缺损,或者有绺。”

“算了,你们也是看人下菜碟,觉得我想要,就不让价了!”老者面露不快,“玩物而已,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

“老先生,这价儿属实很低了。”吴夺心说,如果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