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当场同意,险恶做局(2 / 3)
“你确定?”宁霜自然也见过这一堂犀角杯,不过犀角对她来说,属于短板。
“对,其他三只,都是亚洲犀,确实是方弘斋的作品,但是陶渊明爱菊,却是非洲犀,而且是清中期的作品。”吴夺进一步解释道,“当时我肯定不能点出来,后来时间久了,有点儿淡忘了。今天罗宇泽拿出黄釉仿犀角杯,我又想起这事儿了。”
“那就别说了,反正他也不出手。”
吴夺:“······”
宁霜:“怎么了?”
“可以暂时不说,但也不能一直让他蒙在鼓里。”
宁霜想了想,“行,你自己掂量什么时机给他说吧。你们爷俩不是还要深入交流么?”
“你倒当起甩手掌柜来了。”
宁霜浅浅一笑,“其实你也沾了我老爸的光。”
“啥意思?”
“我想找一个懂古玩的,跟我老爸也有关系啊。”
吴夺哈哈一笑,“咱爸也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喜欢古玩么?”
“对。不过他以前可不是专门做这个,他以前是公职人员,而且三十多岁就到了副处,马上就要升正处了,结果出事儿了。”宁霜轻声说道。
“啊?怎么了?”
“在古玩上让人给做局了。要不今天他说罗宇泽打眼很正常、比起古玩行里险恶的做局差远了呢。”宁霜叹了口气,“他那次被人做局,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古玩和钱财上吃亏。”
“这么复杂?”
“我给你说说吧。”宁霜轻轻握住了吴夺的手,“你也引以为戒。有时候啊,不仅仅是有眼力,就能保证不掉进坑里。”
宁霜说的是宁元祺三十多岁的时候,还在齐州一家很好的机关单位工作。宁元祺当时是副处,而且马上就要提正处,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事儿了。
宁元祺年轻时就很喜欢古玩,当时的眼力已经不弱,尤其是瓷器,甚至在齐州的古玩圈子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
早年间宁元祺特别喜欢青瓷,尤其是龙泉窑的梅子青。
当时的赤霞山古玩市场,有一个专门经营瓷器的店铺,叫润古斋,宁元祺经常去,和老板也算比较熟了。
这天,润古斋老板在宁元祺到店的时候,告诉他齐州最近出现了一只龙泉窑梅瓶,正宗的梅子青,他能看到南宋。
这个老板之所以知道得这么详细,是因为货主拿着这只龙泉窑梅瓶来过店里。
想出手这只南宋龙泉窑梅瓶。
润古斋老板自然要套货主的话,话里话外感觉货主好像还不是很懂。
可是,货主的胃口却很大,咬死了一百万不松口。
这可是二十多年前,虽说当时南宋龙泉窑梅瓶也不便宜,但这个价儿作为收货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
但好说歹说,货主就是不松口,店老板也没办法。最后货主带着梅瓶走了。
润古斋老板倒是留了他的电话。
润古斋老板告诉宁元祺,若是感兴趣,可以联系试试,没准儿货主对玩家和对古玩店老板不一样,说不定能便宜。
宁元祺知道店老板的意思,如此一来,他好歹也算介绍人,若是买卖成了,就算不给他“中介费”,那也得记他一个人情。
其实宁元祺听了南宋、龙泉窑、梅子青,就已经心痒难耐了。后来,他就根据润古斋老板给的电话联系上了货主。
这个货主不是齐州人,是浙省人,这倒是和龙泉窑还对上了。货主说自己在齐州做建材生意,这东西是从老家带来的,最近生意亏了本,想卖了堵堵窟窿。
宁元祺见到了东西。
以他的眼力来看,东西绝对没问题,典型的龙泉梅子青,确实能到南宋。
全品。
好东西啊!
但是货主还是咬死一百万,第一次见面没谈成。
第二次见面,宁元祺请货主吃饭,充分交流了一下。这个货主,确实如润古斋老板所说,对瓷器并不怎么精通。但是宁元祺也不忽悠他,尽己所能,给他讲了一些瓷器上的东西。
两人似乎交流得很好,货主对宁元祺也很欣赏,松口了。一开始说让十万,后来又让十万,最终让到了八十万。
宁元祺表示,自己最多只能凑出五十万,这是他的全部家底了,若不是父母留下的底子比较厚实,这个钱也拿不出来。
这次饭局依然没有谈成。
不过,临走时货主也撂下一句话,货卖与识家,他再考虑考虑。
宁元祺也明白,临走时货主说的那些话,应该是客套话,这买卖八成是没戏了。
但同时呢,宁元祺却还带着一丝侥幸心理。这东西虽然好,却未必容易出手,若是货主急等用钱,还有一线希望。
希望居然真的来了。
而且是双喜临门。
三天后,货主打电话,说五十万卖给你了!
于此同时,宁元祺升职正处的公示也出来了。公示期十五天。
货主提出现金交易。在当时,现金交易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儿,但宁元祺还是觉得一起到银行转账更稳妥。
货主却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私下进行最好,不愿意一起去银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