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下丹穴(1 / 2)
执念身宋元手持太易签筒,朝前一指,偌大的原初祭庙飘然收入筒中。
说来全赖大道赠予的机缘丰厚,否则也不可能教他波澜不惊得了这件先天功德至宝。
洪荒中的先天灵宝早有定数,不管先来后到,只教有缘者得之。
某些法宝需在跟随最初几任主人完成因果之后,才能流落他者之手。
而论及灵宝的先后天归属,也是极好分辨。
只看是否完整经历大道法则或者天道法则的塑造。
先天灵宝多由法则凝聚铸就,后天灵宝则多赖生灵之力。
若有一件灵宝出世较晚,但是只靠天道法则雕琢,也应归属先天灵宝之列。
因此,纵使大绝多数的先天灵宝,诞生于开天辟地之间,仍有少数几件,成型于天道完善之后。
功德法宝又是灵宝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因为包含大道、天道功德之故。
除却灵宝本有的大威能,更兼杀生不沾因果和镇压气运等诸多妙用。
如后天第一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虽然沾了一个后天的名分,实际威力已不逊色太极图等先天至宝,由此可见功德至宝之威。
宋元不敢说自己的这个签筒能超越先天至宝,但只是搬迁一座祭庙实在轻而易举。
凭他执念身准圣中期的修为法力,若全力施展催动,别说一座庙宇,纵是完整的南方祖脉须弥山,也可纳于签筒。
就算如此,也不算真正发挥太易签筒的妙用。
根据《元稻真经》记载,这件功德至宝实际需要配合法衣、卜签灵宝共同使用,方能混淆天机、测定命运。
如今的空间容纳之能仅是太易签筒的自有功效。
宋元敢算计持有戮仙剑的西方相神天风,多需依仗这些法宝之利。
他腰挂签筒,身披法衣,驾起一朵稻香四溢的白云,慢悠悠驶出须弥山脉,直向南方而去。
目的地,洪荒西南名山丹穴山,传闻中金玉遍布的凤凰降生之地。
测算过时间,开天遗留的凶兽劫将至,洪荒孕育的天地主角龙凤麟当出。
既然天风教他不要惊扰生灵,那么宋元此行不为其他,偏要惊扰洪荒最初的生灵之一,元凤。
若将元凤点化为青莲门下的二代弟子,恐怕狼狈逃窜的天风再也坐不住西方天柱,提着戮仙剑就要杀将过来。
宋元轻笑一声,稻云飞舞越发放肆,沿途飘下点点稻花,充作洪荒积累。
他要顺手收拢一些世界西南的先天灵根,些许稻花权当交换。
一路南下,风景无数,值得宋元驻足的,除了最后的丹穴山,还有三处河山。
当头一座就是未来女娲炼石补天之所在,终年银霜满地的大荒山。
此山土石多呈赤褐之色,远看有霞光万丈,近看有瑞气升腾。
主峰之上,坐落一五彩天池,池水恬静深幽,尚无生灵。
宋元按下云头,沉思片刻,自鬓角拔下两颗赤金稻穗,一颗栽于天池之畔,一颗植于山中无稽崖顶。
他也不特意取出农具细培,只是施展真经开篇的成稻法诀。
教两株上品灵稻,分别汲取天池神水和荒山瑞土的精华,自行成长,顺便取了些神水、瑞土放在太易签筒之中。
苍穹之上隐有罡风呼啸,似乎对他的行为极其不齿。
宋元懒得管祂,继续驾云南下,不消半日已至荣山。
荣山位于黑水南岸,本无玄奇之处,只是莫约在龙汉初劫之中,会孕生一尊名唤黑水玄蛇的洪荒凶兽,专爱吞吃麒麟一族的后裔。
荣山正对面的神山则更加有名,乃是位于黑水北岸的巫山,未来的妖族天帝帝俊会在此山中秘密建立八座放置灵药的宝库,并派大妖黄鸟暗中监视。
宋元本身就是先天灵根,对所谓的天帝灵药并不十分感兴趣,但是既然来到此处,顺手留个标记也是应有之义。
一念至此,他只在荣山之中播散两粒上品先天灵根稻穗,以免扰了对面巫山的风水,坏了未来天帝建立宝库的想法。
天边的罡风大作,似乎越发恼怒。
宋元只作不知,顺着荣山下流淌的荣水,悠然自得地飞走。
荣水的止息之地叫做不庭山,未来会居住一众三身人。
这些异人的来历不同凡响,乃是人族五帝之一虞舜与妻子娥皇的后代,属于人族的先古之民。
宋元前世本属人族,今生也有亲近人族的意愿,故而在此洒落一批下品先天灵根稻种。
并不催生它们发芽,只是深埋地下,等候人族将兴之时。
身后罡风狂舞,那尊西方相神几乎忍耐不住,却终究不曾显露身影,似是酝酿着什么。
宋元估摸火候已够,骤然加速越过不庭山,准备直取丹穴山。
之后的南下途中,他不再特意停留播种。
只是路过翠山、大乐之野等有名的洪荒灵地时,收了些箭竹棕楠、金玉土石等先天灵根、灵物。
挑拨得身后狂风剑鸣俱响,隐隐约约夹杂些叫骂之声。
不多时,他已乘着稻香白云飞至丹穴山。
此山在严格意义上,属于洪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