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3)
直红火,百姓就好这一口!”
“哦?那商贾亦或是官差也爱来这儿喝茶么?”凌书瑜装作不经意道。
“那是当然!我们家可是关中老字号,谁来都不稀奇。”怕他不相信,伙计又接着道,“这可不是说大话,光我见过的大人物少说也有百来个,周围的官爷和商贩我更是全都认得。”
“我听闻关中曾有位名声在外的李大人,那小兄弟可否将他的事迹讲与我听听?”
李升的事在当时可谓是引起轩然大波,朝廷早已明令禁止再查此案,更是不许任何人谈论,眼前人却径直问了出来,这是伙计始料未及的。
古人信奉鬼神,喜欢把一切灾祸都归为神的指示和惩戒,甚至在他们眼里,天子的权力亦是神赋予的。所以,与其说他们屈于朝廷,不如说他们服从神权。
哪怕只是普通的一桩案子,只要与鬼神扯上关系,就必然会掀起滔天波浪,而这恰恰是朝廷最忌惮的。
伙计先是转头观察四周,在确认没别的人听到后又暗自松了口气,低声道:“客官,这可不兴说呀。”
“你我聊的不过是他的过往,与那件案子无关,为何谈论不得?”
“不吉利!”伙计仍悄悄道,“不知您是否有听说过,当年关中经历了一场大旱?”
“略有耳闻。”
从天而降的灾祸,致使粮食收成甚少,许多百姓被迫流亡在外。而这样的灾祸,自李升上任后便已许久未见,却于他故去当年再度发生。
对此,百姓都传言——太守李升因遭人陷害而蒙冤,上天悲悯,于是降天灾以惩世人。
除了大旱以外,东边树林突然出现的乌鸦群、城关莫名泛滥的鼠患,无一不在告诉百姓——天罚已然降世。
甚至连凌书瑜经历的那场大火,也因府衙一直未追查到真凶,而被百姓钉上了“天罚”的头衔。
离开茶摊后,凌书瑜并未往客栈方向走,反而进了某条巷子,一直走到尽头才停下。
面前的木门早已破旧不堪,在冷风呼啸之下吱呀作响,两块门板中间缓缓咧开一条缝隙,露出里头的情状,却又让人看不分明,像是一场诡异的邀请。
门未上锁,看来胡显当时走得很匆忙。
凌书瑜推开门走了进去,带起一地的尘土,他下意识掩住口鼻,突然瞥见门缝后有东西反射出微弱的光。
不好!
一把利剑冲破门板向凌书瑜刺来,他迅速迈出脚步往右撤,同时手握成拳朝剑的主人用力一击。
刺客被击倒在地,可房梁上又跳下一个人,同样是手持利剑,来势汹汹。
凌书瑜侧身,剑锋从他眼前穿过,闪着骇人的光芒。
对方见他身手矫健,立即挥剑向他侧面砍去,他便又灵活地下腰,待剑锋划过后立马直身使出一掌。
那人躲避不及,受力向后飞去,砸到墙上又重重摔下。
第一个刺客捂着伤口爬起,试图从背后偷袭,却被他一脚扫落武器,正要弯腰去捡时,又被他抢先握住了手柄。
一瞬间,剑锋相向。
“谁派你们来的?”
俩人对视一眼,没有回答,又朝他进攻,大有鱼死网破之势。
凌书瑜见对方不识好歹,便不再手下留情,他挥动利剑,三两下就将刺客制服在地。
“我最后问一遍,谁派你们来的?!”此时的凌书瑜目光凛冽,完全没了平时的温和。
刺客仍默不作声,没一会儿竟同时抽搐起来,随后又瘫倒在地,没了生机。
凌书瑜来不及阻止,他扯下刺客的面巾,看到满口的鲜血。
他们应该是受过训练的死士,提前收到了消息,便打算在这守株待兔。
他扒开死士被划破的衣袖,看到了里面有个印记——是条龇牙咧嘴的蛇,周围还伴有奇怪的纹样。
这印记诡异异常,他不仅从未听过,更是从未见过,然而诡异的不止纹样,还有俩人身上的香气。
回到客栈后,凌书瑜凭借记忆将蛇印画了下来,联系暗线将消息送回京城,次日又去了另一处地方,这回却不是间空屋。
“哪位?”里边的人柔声道,听声音,是位中年妇女。
“晚辈姓凌,曾与张前辈有过一面之缘。”
对方却道:“快走吧,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
“我有办法解前辈所忧,还望您能给个机会。”凌书瑜言辞诚恳,他知道张州丞所担忧之事,也预料到自己会被拒之门外,故而早就想好了对策。
里头又是一阵沉默,但没多久,木门被拉开到一人宽度,等到他进去后又再度合上。
屋子中间坐着一个男人,模样比三年前多了些沧桑,两鬓更显斑白,就连衣衫也随之色变,褶皱不堪。
凌书瑜率先开口,礼貌道:“张州丞。”
男人却并未给予好脸色,而是问:“凌寺正如何得知我在此处?”
当年跟随王溪来到中鹿关查案时,凌书瑜还只是个寺正,张州丞并不知晓他已然升官,言语甚至不如从前客气。
凌书瑜也不戳破,只是道:“我如何得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我能找到这里,其他人定然也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