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未雨绸缪(1 / 1)
陈自正说的那些话,估计连他自己都知道肯定做不得数。
特别是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属性,从来都没有摆脱官本位的人情社会。
人走政息是常有的事儿,徐建军也是见怪不怪了。
特别是生发剂的厂子,从头到脚,从北到外,都有陈自正的烙印,也可以说是受徐建军间接影响。
后来者如果想玩出点新花样,无非就那几招,徐建军对这个门清。
既然陈自正这边也没给个准话,那就自力更生,提前做好准备吧。
现在这边也算是香饽饽了,别人想过来镀金,这无可指摘。
大家都能端着碗盛饭吃,共同发展,一起进步,这才是目的,不过要是有人心术不正,刻意打压,那他徐建军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通力会社那边,虽然已经在丰富经营产品种类了,但是目前离开101生发剂,就没法正常运营了。
他前期广告,渠道建设,投入也不算小,加上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外贸公司。
肯定不能轻易就这么黄了。
他是这样的处境,厂子这边又何尝不是依赖他已经建设完成的销售渠道。
目前除了出口,国内也只是零星的有些商场订货,但那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断了来自小日子的订单,这个厂子的命运可想而知。
大家现在是互惠互利,和谐共进的局面,谁也离不开谁。
如果他们想折腾出点大动静,必定是从开拓新销售渠道这个方向努力。
销量对单一经销商依赖性太强,对于企业是天大的风险,这个谁都知道,陈自正可能也考虑过,也做过其他方面的尝试。
只是暂时没有效果罢了,还有就是他对徐建军有信任基础,不认为他会胡来,所以能够和平共处。
但是换个人,人家岂会把生命线交付到别人手上?
徐建军不做这样的幻想,那就只能是防患于未然了。
一方面逐渐加大这几个月的订货量,建立安全库存。
不管是谁来,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放大招,就算是想改革,想求变,那也是稳中有进,才最符合他们的一贯作风。
趁着这个空隙,先布好局,就算是起冲突,有龃龉,那也有个缓冲时间。
另外铃木智村那边的产品多样化也要尽快步伐了,这小子想要挤进徐建军的圈子,不表现出点过人的能力,谁稀罕带他。
也就是还没到公司元年,个体户没有地位,不然以徐建军手上的资源,加上跟老赵的交情。
随便许点好处,都能碾压他现在的待遇和光环,复制一个厂子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不过徐建军想想还是算了,这些过激手段,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以他目前的身家,也不需要拼上一切跟别人搏命。
一拍两散的结局,他能接受,大不了就是失去了一个现金奶牛,他花费精力经营的第一家正儿八经的公司,可能就要寿终正寝。
但是别人就不一定能够承受这样的结果了,让一个一年出口额上千万美金的工厂丧失销量,到时候可能区里的领导们会怒火中烧,撕人的心都有了。
和谐共处才是最终目的,如果还有商量的余地,他也不会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拿出来。
看徐建军只是抿嘴喝茶,没有别的话说,陈自正也觉得自己说的过于官方了,两人这也好几年的交情了。
徐建军虽然年龄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可是跟他聊天的时候,陈自正却觉得他有跟自己差不多的阅历,思维同步,甚至自己有的时候跟不上他的节奏。
但他又不是年轻人那种只顾着往前冲,顾头不顾腚的那种。
他有些事情上考虑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比自己强太多了。
这也是陈自正愿意把他当作忘年交的原因。
虽然一向的谨慎告诉他,不能说一些超出原则的事情,不过看到徐建军此时略显失望的眼神,陈自正不知道怎么的,就改变主意了,脱口而出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