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三年四十七(1 / 1)
童贯与种师道冥思苦想,最后决定由种师道率领本部二万精锐埋伏在五里之外,这样的距离夏军根本就发现不了,就算是发现,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只要种师道部一有所动,夏军有的是时间从容后撤。
那么现在就需要有一支精兵堵住夏军直至种师道部赶至。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西军第一悍将刘法的身上。
刘法被夏军誉为天生神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载于《陕西通志》)。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三月,北宋塞门寨受西夏攻击,大将米赟(据称为大书法家米芾的祖父)阵亡,在宋军士气沮丧,城中汹汹,老将皆有忧色时,刘法挺身而出,领兵猛攻西夏洪州(今陕西靖边县南),“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战局,战后刘法由鄜延路第三将副将胜任为第三将主将,军阶如京使。
刘法长期征战边塞。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刘法与苗履统兵至大沙堆等处,破荡贼众,斩首八百级,生擒带牌伪天使一,大首领二,牛马孳畜万,宋军追击五十余里,刘法再受通令嘉奖。当年九月,刘法出击转战田家流等地先后斩首数千级,为正面战场平夏城战役取得决定性战役立下汗马功劳,在田家流一战中刘法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升任客省使(大诏令集记载)。次年(公元1099年)已经成为鄜延路钤辖官的刘法再次出塞,转战神鸡流、乌延等地先后斩首四千余级,威震陕西。
刘法悍勇无比又极善于用脑子打仗,是北宋末年难得的名将,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三月,童贯命已任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兵攻击西夏统安城(今青海省互助县北,原名割牛城,被宋将何灌从西宁出兵夜袭攻下后改名统安城),刘法认为西夏军虽经宋军重创,但是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胜数不大,不愿冒险进兵,被太尉童贯威压出征,遭遇西夏重兵围攻,力战后在突围途中坠崖,双足折断重伤,被西夏军杀死。战后童贯将战败罪责推卸给刘法,名臣李纲撰写《吊国殇文》以祭奠,为刘法鸣冤。
因刘法之子刘正彦参与“苗刘兵变”,已经为国战死的刘法也受到了影响,其战功和事迹变得默默无闻,《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这位北宋一代名将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此时的刘法正值当打之年,毛遂自荐揽下了这个任务,并提出了可行之计,那就是混入刘仲武的败军之中。
宋军只有连战连败,夏军才会高歌猛进,而刘仲武部正是计划中最后一支诈败的宋军,也是最为关键的,为此,童贯将刘仲武部的精锐都换成了民夫,诈败哪有真败来得真实,至于那些民夫对于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童贯而言,牺牲都是值得的!
刘法提出自己率领一个千人精锐混在刘仲武部,一来可以提升刘仲武部的战斗力,免得战斗力太弱被夏人怀疑;二来溃败之际,刘法这支精锐就佯装败军遁入爆破点附近,夏军也不会太过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