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建福宫、高功住持(2 / 3)

加入书签

“与终南山并列十大洞天,为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

“而且,自古就与武当、龙虎、齐云、景福合称五大仙山,比起太乙山位格更高。”

陈玉楼点点头,轻声回应道。

青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丝毫不弱于武当和龙虎。

据说轩辕黄帝时,就有号宁封子之人,在青城山隐居修道,更是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而青城山又称丈人山。

山中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

除此外,西汉末年,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山修行。

此人在丹道上的造诣极为惊人。

几乎可以称之为,道家丹鼎派的祖师。

道门流传的诸多真经古法,皆是由他亲手修撰,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周易参同契》《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阴真君金木火丹论》《阴真君五丹决》。

以金丹、黄白之术名动天下的抱朴子葛洪,便是传承的阴长生。

不过,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却是张道陵。

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从鹤鸣山抵达青城山,在此结庐修行传道。

也就是天师洞。

至此。

道教才真正成名。

青城山也自此成为道教四大名山之首。

无数人慕名而来,结庐修道。

到了隋唐时,因为帝王家的扶持,这个时代的青城山,实乃‘神仙都会之府’,山上宫观遍布,高道辈出。

唐僖宗曾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罗天大醮,设醮位两千四百个。

为历代之最。

虽然之后数朝,因为战祸或者其他缘故,青城山不如前朝兴盛,但两千年来青城道门从未没落。

北宋时,更是成为道教龙门派圣地。

如今民国。

山上也有大大小小数十座古观道宫。

即便比起太乙山上百余道观的景象略有不如,但也足够惊人了。

是以,山上香火不断。

一路看到的香客中,不少人都是自带香火上山,甚至连夜上山,就是想要趁着天亮时,烧到第一注头香。

“难怪了。”

听到他一番解释。

身侧几人都是下意识点了点头。

也不怪香客如织,几千年的传承,哪里是那些小山头中破观旧庙能够比拟。

一路走走歇歇。

足足两个钟头后,一股浓郁的香火味道散开,几乎融入了漫山之间,不时还能听见一道道厚重古朴的钟声。

到了这一处。

随行的那些香客明显激动起来,脚步都快了不少。

“到建福宫了!”

见杨方几人脸上露出错愕之色,陈玉楼平静道。

建福宫便是当年宁封子修行之处。

青城山也是他的道场。

可想而知,建福宫香火之鼎盛,绝大多数香客都是来此烧香。

即便天色已经漆黑。

道观中仍旧灯火通明。

等他们越过前方幽静处,一眼望去,古朴苍重的道观掩映在古松翠柏之间,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门内门外。

到处都是人影。

不少人握着点燃的香火,一脸虔诚之色,冲着殿内供奉的宁封真君神像不断祈福,口中低声喃喃。

“掌柜的,我们要不要?”

见此情形。

昆仑低声询问了一句。

毕竟是道家古观,真君修行之所。

“看看也无妨。”

陈玉楼点点头。

建福宫位于山腰处,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天师洞,则是山巅之上,第三混元顶悬崖峭壁之间,只有一条古栈道可以上下。

走了一夜,入观烧柱香,就当是歇息歇息。

有他这句吩咐。

其余几人自然不会拒绝。

当即简单整理了下衣着,好歹是道家清净之地,不至于风尘仆仆,蓬头垢面。

越过前门大院,跨过石殿门道。

殿内熙熙攘攘。

很难想象,眼下已经入夜许久,而且不是宁封真君的诞辰,或者有占醮一类的仪式,就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大半夜都有如此之多的人上山烧香。

可想而知,青城山道教之盛。

而陈玉楼答应入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整座建福宫,笼罩在一层沛然莫御的清气之中,一派道家凛然气象。

这只能说明一点。

宫内有道家传承,而且有大修行者。

当日在终南山,自拔仙台往鳌山而去,纯阳宫给他的感觉亦是如此。

只不过,前者气息凌厉,犹如刀剑,此处气息却是中正宁和,让人心神下意识安定宁静下来。

“这……”

跟在身后,一路上不曾说话的鹧鸪哨,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点。

入门的一刹那。

眸光便微微一动,双手垂在身侧,目光四下扫过,隐隐透着几分惊奇。

“陈兄。”

“嘘……先进门看看再说。”

见他张口欲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