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年味(1 / 2)

加入书签

年二十三,秀兰娘还在郁闷中。

好在,小六和小五夫妻,郭露都回来了。

三妹和黄维新带着福妹儿是在腊月二十五回来的。

要说,秀兰娘现在对老三夫妻还是很看得顺眼的。

不因为别的,就是逢年过节他们压根儿不用打招呼就回来了。

为啥啊?

因为苏老师和黄老师在村里养老啊。

三妹一家子回来,两边老人都能看望照顾着。

叶佳荣常常在想,这大约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嫁闺女不想嫁太远的原因吧。

她记得上辈子自己有一个表妹就嫁了离家两千多公里的外省。

几年才回来一次。

不是说没时间,而是没钱。

一家子回来一趟的路费都要花掉四五千。

所以结婚多年也只会来了一次。

值到小舅病重打电话才又回来。

小舅又心疼她要照顾家里,让她回去。

再病危时,她回来送了最后一程。

那时候就哭泣了:都怪年轻不懂事,嫁这么远,父母面前难尽孝。

因为她知道,这一次离去,又得多年后再回来了。

娘家,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以前秀兰娘会说四妹嫁到京城远。

现在也不说了。

当然,她心里一定是很想念的。

叶佳荣也给那边的老板打了电话,互致了新年的问侯。

老板将小四的情况给她说了。

就感觉,她是真的长大了。

不过,她不愿意和家人联系,叶佳荣也懒得理她。

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谁也不能替谁做主,谁也不能插手谁的生活

二妹厂里也放假了。

一家子就开始搞过年的东西了。

新衣服,自然也是要买的。

尽管老人们说不需要,去年买 都还崭新的呢,今年又买,哪能穿得过来。

但是,叶佳荣总觉得过年不买新衣服就不叫过年。

小时候,孩子们盼过年不就是盼着穿新衣服吗。

这个传统的习惯得延续下去。

若不然,真正是找不着年味了。

吃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所以,吃上面也没什么可稀罕的了。

“明天英姐和军哥他们回来,我们家还是搞一个团年吧。”

每年腊月,李军和李英都会带着黄小苗回李家寨子过年,这是她唯一的要求。

她说不愿意孩子爹过年的时候在李家寨子孤零零的一坐孤坟。

每年过年回去一趟,就表示那个家还在根还在。

“自然是要团年了,只是,要做点什么吃的,你们姐妹去商量。”

孩子们都回来了,秀兰娘自然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一年到头,吃什么都不觉得稀罕 了。”

叶佳荣突然道:“要不,我们搞点传统的来吃吧。”

什么是传统的?

“推一个豆花,打点糍粑,包点粽子,再蒸一些叶儿粑。”

“你们也不嫌麻烦,那你们去搞吧,我是没那精力去干了。”

叶总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点赞。

传统的年,就搞传统的吃 的。

于是分工合作。

小五负责写几家人的对子,连着她老师黄老师家的一

并写了。

关大婶过来看到了也要了几副。

大门房间门灶房门还有猪圈门都有。

推豆花自然是男人的事儿,李少洋和郭海上,小六就去帮忙添豆子。

“好家伙,这玩意儿还真是考验我的眼力。”

有两次都差点被两个姐夫打着手了。

二妹和叶佳荣则在包粽子。

糍粑是准备明天上午打,新鲜些。

几个小孩子则被叶佳荣安排去了百果园里摘艾叶。

艾叶粑粑有一股子的清香,很得大家伙儿喜欢。

过年吃艾粑是大田坝的习俗。

既然是做,叶佳荣就准备多做一些,幸福院那些没有家人的老人们一个准备两个,到时候连着过年的福利红包一并送过去。

有一件事,叶总一直做得不错。

过年的时候,她会根据情况给幸福院的老人献爱心。

有时候一个给一个现金红包,有时候是买衣服,或买裤子,或买鞋子。

轮换着来,都是一些很必要的东西。

所以幸福院的老人们都知道叶家的大妹是一个心善之人。

也知道杨智越来越有出息。

每年拿着礼物的时候都会说好话:菩萨保佑你们一家平平安安顺顺利昨;好人啊,好人一定有好报的,杨智的官会越当越大;大妹,你是个好闺女,一文去万文来,菩萨保佑你发大财……

反正,各种好话说得叶总很开心。

她有时候都在想,做这些事儿或许真的是有福报吧。

你看,自己这些年是真的顺风顺水的。

至于杨智的

官……还真是。

明年开班就要去省里工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