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青州来讯,贾诩回归(1 / 2)
内堂,董应天看完这封来自兖州的奏章。
里面大体内容就是,青州黄巾复起,已成气候,祸害百姓,希望朝廷派兵围剿,要是朝廷抽不出人来,便封兖州牧曹操为将军,代为讨贼。
启奏人正是曹操。
算算时间,距离曹操收复青州的时间没多久了。
他这个时间要腾出兵马前往青州讨贼是绝对不可能的,曹操也算准了这点。
一旦他得到了合理出兵青州的诏书,那青州就彻底便归他所有,这自然是董应天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乱世枭雄势力越强,对他的威胁就越大,得想个既能解决青州叛乱的问题,还能不让曹操得到青州的办法。
“丞相,贾诩先生求见。”
一亲卫来到堂中通禀。
“哦!贾诩回来了!”
闻言董应天略感惊讶,这还不到十日,贾诩就回来了,这办事效率这么高嘛。
“快快请进!”董应天道。
亲卫得令快速离去,没一会,风尘仆仆,似满脸沧桑的贾诩来到内堂中。
“哎呀,文和,数日不见,汝劳累了,竟变得如此有沧桑之感。”
董应天起身迎接,见贾诩此番模样,不禁诧异。
“拜见主公。”贾诩连忙行礼,随后微微一叹,“唉,此番执行诏令,见惯了生死,有此变化不足为奇。”
闻言,董应天微微沉默,他也知道这次派他出去执行那道抄家灭族的诏令,必是一番腥风血雨,也是为了将他彻底的绑到自己船上,倒是有些苦了贾诩了。
“那…,此番回京…,莫不是都…。”董应天道。
贾诩点头,从袖中拿出数卷纸卷,看着纸卷的眼神有些飘忽,看向董应天的眼神有着些许幽怨。
感受到贾诩的眼神,自知有愧的董应天没有对视,而是接过纸卷,夸赞道,“文和办事果然神速,仅数日便清理王允一众叛逆余党。”
“多亏了诸位将军鼎力相助,才能动作如此神速,在这些余党还没反应过来形成气候前将他们缉拿,也并非在下一人之功。”
贾诩回归正常状态,谦虚道。
“此次参与王允事件的朝中三十六名官员,除王允外其余全部已经捉拿归案,按照诏令抄家灭族,涉及人员两万六千余人,一万人罪当斩余,为宫妓者三千余,为军妓者五千余,其余皆服杂役。”
“查抄家财五千五百万钱,银三百万,其余珠宝预估五十万两白银。”
“查抄田产八百万亩,粮食两千万石,查获藏匿人口十五万余。”
贾诩见主公查看卷宗,将此次核心内容禀告。
董应天翻看着贾诩呈上的卷轴,越看越心惊。
这次抄没的家族一共十六家,虽具规模,但也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世家望族。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很大很有名的家族,就可以抄出这么多的钱财田地。
他以为自己的郿邬金库已经是富甲一方了,没想到抄一次家,就可以抄出比他郿邬还要多的财富。
“什…,什么,人口十五万余?”
听到贾诩最后的话,董应天不可置信的再确认一遍。
“不错,这些都是没有登名造册的,所有的大家都是这样养着一些佃农,这样一来可以逃避赋税,二来可以依农养田,使得田地不会荒废。”贾诩回道。
这时,董应天才发现了这个时期的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到了什么程度。
这不光是兼并土地,还兼并人口。
这才十几个不是很有名望的家族就能藏匿十多万的人口,那那些名门望族所兼并的土地和人口得多么惊人。
也难怪皇帝一般不敢动这些世家大族,也难怪这些名门望族揭竿而起的时候能够一呼百应。
得亏贾诩雷厉风行,他也全力支持他,各位将军任他调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将王允一众余党抄了,不然让他们缓过神来,凭借这藏匿的十五万佃农,又是不小的麻烦。
“那这些要犯和藏匿的人口现在何处?”
董应天想到了什么这么多人,怎么处理又是难题啊。
贾诩道:“现在长安城外安营住下,徐荣,张济数位将军看管着,在下前来通禀主公,还有商议处理这些佃农。”
“钱财全部入丞相府,涉事之人按诏行事,至于这些佃农…。”
“全部登记在册,然后通知高顺让他在这里挑选符合条件的兵卒,其余的全部谴回种田。”
董应天想到高顺最近组建陷阵营刚好要人,虽然这些佃农没经过训练,但是因为长年劳作的原因,身体强度还是不会太差。
“高顺?”贾诩疑惑,军中他可没听说有这号人物。
见贾诩疑惑,董应天解释着,“此人乃奉先同乡,精通练兵之法,吾特为他独设陷阵营一事,让他组建人马,文和有空瑕也可帮衬一下。”
贾诩微微点头,默默记下了,能被主公如此看重还独设一事的人,看样子也是要拉近一下关系才行。
“高顺将军挑选完士卒后,这些佃农就全部谴送回乡的话,他们无田无靠,只怕会徒生事端呐。”
贾诩想到了什么,他们将所有的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