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的失去理智了吗(1 / 2)

加入书签

这话语让胡惟庸猛地一怔,旋即满面愕然地抬眼看向朱和尚。

朱和尚到底说了什么?

连徐达也是满脸不解地望着朱和尚。而朱和尚则是转头望向徐达,带着一抹淡笑言道:“怎么,难道你不愿意卸下这个右丞相的职务吗?”

“当初是朕将你强置于这个职位上的,现在帮你解下这副重担。”

“你应该感谢我吧。”

徐达先是一愣,旋即迅速趋前道:“谢主隆恩,微臣本是一名武夫,并不适任相位,感谢皇上考虑周详。”

然而,在这一刻,大殿内的所有目光皆交织成一片疑云,人心惶惑难平。

就在须臾之间,竟连续卸下了两位相国。

对于朝廷而言,此举堪称巨大变革——但为何这么做呢!

李善长与徐达二人均表现优异,未有过错……这究竟让朱和尚如何考量呢?

面对此景,李善长也困惑不已地凝视着朱和尚。先前曾答应会让胡惟庸继任 以稳住淮西勋贵。可此刻,情势骤变……

片刻沉思后,他轻声踏出一步开口问道:“ 一职乃文官首领,至关重要,不知陛下心意,应委以谁人为好?”

闻此,胡惟庸急忙抬头,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注视着朱和尚。

而这时,

朱和尚淡淡地道出:“今后将不再设有 之职。”

李善长愣住了,疑虑地回应:“微臣愚钝,不明皇上之意。”

“寡人说的非常清楚了,明朝自今日起不会再设立丞相职位。”

朱和尚语气温和却斩钉截铁,“并且今后的皇帝子孙,也不得重新设置丞相一职。”

“明朝从此再无丞相关衔,我已说得很明白了,对吗?”

沉默降临,仿佛可以听见落针于地面的声音。

大殿陷入了沉寂,众人皆面露惊骇之色地望向朱和尚,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包括一向淡泊处世的刘伯温也露出了错愕的表情,欲言又止。

但就在这一刻,茹太素再也按捺不住,突然跳出来说:“陛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满,“丞相一职至关重要,辅助皇上治理国家。哪有王朝不设丞相的?”

“即便是汉武帝虽对丞相有怨言,也未取消相位,因为国家离不开丞相的存在啊!”

一语既出,众人都露出无法赞同的表情看向朱和尚。

这也正是他们内心的疑问:废掉丞相?这到底是在搞什么!

“汉武帝不想废除相权,只是因为时势所迫罢了,”

朱和尚微笑着说,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朱楹,带着几分自豪,“但我已经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系——内阁制!”

“我计划在朝廷里实施这项制度,用内阁代替 的功能。”

然而,朱和尚的话刚落,茹太素就红着脸反驳道:“微臣学识有限,从未听说过这种所谓的内阁制……”

“微臣深知,历史上的繁荣昌盛时期,皆因明君与贤相的共同努力而成。”

有臣率先表态。

胡惟庸终于忍不住,马上接话:“陛下,丞相一职自古流传至今,已经超过了千年之久。”

“岁月长河里沉淀的黄金才是真金。”

“丞相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若轻率更改,势必会危及国家和民众,望陛下深思熟虑。”

朱和尚面不改色,他预料到这项重大决定必将引起反对,心中自有主张。

他轻轻扫视周围几人,语气平和:“诸位也有同样的见解吗?”

徐达稍显错愕,抓着头略带尴尬地说:“微臣身为武将,并不精通官僚体系,然而,既然丞相一职能够沿袭千年之久,或许自有它的价值存在。”

刘伯温此刻微一迟疑,随后却选择沉默。“望陛下再三斟酌。”

胡惟庸见状,大为振奋,立刻对朱和尚言道。

徐达作为军方代表,他等作为淮西勋贵和文官之首的代言者,再加上刘伯温依然保持缄默,意味着绝大多数朝堂官员都在对抗朱和尚的这一变革!

尽管朱和尚向来果断决绝,但在这种事情上,他也必须尊重群臣的意见。

然而看着众臣惊诧的表情,朱和尚不禁感到似曾相识——当年听到自己的内阁制度构想时,他们也是这般惊讶的反应。

随即,他微微一笑,说道:“若这乃是朱航为国设计的道路,各位又将作何感想呢?”

提到朱航,!

众人纷纷表现出疑惑或惊讶,李善长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和尚,为何何处都有朱航的身影?

而徐达同样感到诧异,这个提议竟然是将来的小儿子婿提出来的?

至于刘伯温,则瞬间睁大双眼,带着一种意料之中的表情,随即表态:“朱航天资出众,他提出的方案肯定有所深意。”

“到底是什么样的深意?”

然而,胡惟庸却立刻反驳:“仅凭变更体制就能成为拯救国家的方法?他这分明是在故弄玄虚,借此引起陛下注意罢了。”

“啪!”

朱和尚怒拍桌面,愤怒地看着胡惟庸:“你怎么敢称朱航为沽名钓誉之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