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集:专家指导(2 / 4)
两边可以设置一些有当地特色的路灯,比如说做成那种老式的灯笼形状的,晚上一亮起来,昏黄的灯光洒在路面上,那氛围感不就有了嘛,走在这路上就跟穿越回了以前的乡村似的,多有意境呀,游客肯定喜欢拍照打卡呢。”
二赖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赶忙在本子上记着,嘴里还说着:“是是是,这路确实该修修了,平常咱自己走习惯了不觉得,要是游客来了,磕着碰着可不好了。哎,这路灯的主意好呀,晚上亮起来得多好看呀,跟城里似的,到时候咱村子晚上也亮堂堂的,可就更有精气神儿了。”
正说着,二赖子光顾着看本子记东西了,没注意脚下有个小石子,一脚踩上去,身子一歪,差点摔倒。幸亏他手快,一把抓住了林宇的胳膊,这才稳住了身形。不过这一下,把林宇也拽得晃了晃,差点没站稳。林宇哭笑不得地说:“二赖子啊,你这又是闹哪出呀,我这还得时刻提防着你出状况呢,你这是要拉着我一起摔跤的节奏啊。”
二赖子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林专家,对不住啊,我这又走神了,光顾着记您说的话了,没看路,您没事儿吧?我这手脚就是太不听话了,我真不是故意的呀。”
林宇笑着说:“我没事儿,你呀,可得小心着点儿了,再这么下去,我这心脏都得被你吓出毛病来,你就像个行走的‘意外制造机’呀。”
两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村子里的那口老井旁边。这老井可是有些年头了,井口的石头被井绳磨得光溜溜的,井壁上长满了青苔,透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沧桑感。林宇围着老井转了一圈,一会儿蹲下身子看看井口的构造,一会儿又站起身来,望着老井上方的天空,似乎在想象着曾经村民们围着老井打水的热闹场景,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这口老井可是个好东西呀,很有年代感,它承载着村子的历史呢,就像一位默默见证村子变迁的老人一样。可以在这儿打造一个小小的景观区,先把老井好好修缮一下,把那些破损的地方修补修补,让它看起来既古朴又安全。然后呢,周围摆上些过去打水用的木桶、辘轳啥的,还原一下当年打水的样子,再弄个牌子讲讲这老井的故事,比如说这老井是什么时候挖的呀,以前村里人的生活用水都靠它之类的,游客们肯定会感兴趣的,还能在这儿拍照留念呢,站在老井旁边拍张照,那感觉就跟穿越到过去似的,多有纪念意义呀。”
二赖子眼睛放光,兴奋地说:“哎呀,林专家,您这主意绝了呀!这老井咱们平常都没太当回事儿,就觉得它就是口井呗,能打水就行,经您这么一说,还真是个宝贝呢。我这就记下来,回头跟大伙好好说说,可得把这老井好好拾掇拾掇,让它也发挥发挥作用,变成咱村子的一个景点呢。”说着,他又开始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起来,可能是太激动了,那写字的力道越来越大,只听“咔嚓”一声,笔杆居然被他给弄断了,那笔头“嗖”的一下飞了出去,在空中划了个弧线,正好掉进了老井里,“噗通”一声,溅起了一小朵水花,然后就没了踪影。
二赖子傻眼了,张着嘴巴,呆呆地看着手里那半截笔杆,半晌才回过神来,哭丧着脸对林宇说:“哎呀,林专家,我……我这又闯祸了,这笔它……它断了呀,这下可咋记您后面说的话呀,我这脑子也记不住那么多呀,这可咋整呀。”
林宇看着二赖子那副倒霉样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摇了摇头说道:“你呀,你这破坏力还挺强呢,一支笔都能被你弄成这样,你这力气都用到不该用的地方去了呀。算了算了,我这儿还有支笔,你先用着吧,可别再给弄断了啊,我这备用的笔可不多了呀。”说着,林宇从自己包里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递给二赖子。那钢笔的笔身泛着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着亮眼的光,一看就是质量很好的那种。
二赖子像捧着个宝贝似的接过笔,眼睛里满是感激,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结结巴巴地说道:“哎呀,林专家,您真是好人呐,我……我一定小心着用,再不敢弄坏了,太感谢您了呀,您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呐。”
林宇笑着说:“行了,别光谢了,继续听我说啊。再说说村子里那些闲置的老房子,其实可以把它们改造一下,弄成民宿呀,保留房子原来的外观风貌,像那些老的土墙、木梁啥的,都不要动,就让它保持原来的样子,这样才有乡村的韵味嘛。然后在里面装修得舒适一些,配上干净的床铺、独立的卫生间,让游客能体验到咱们乡村生活的感觉。而且每间民宿可以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说有的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屋里摆上些老农具,像犁呀、耙子呀,再挂几幅以前农民种地的老照片,游客一进去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农耕氛围;有的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展示一些村里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比如说编竹篮、做剪纸这些,游客要是感兴趣,还能跟着学一学呢,这样多有意思呀,既能住得舒服,又能了解咱们村子的文化,肯定喜欢得不得了。”
二赖子一边听一边想象着那画面,兴奋地说:“哇,那可太棒了呀,游客住在这样的民宿里,既能休息,又能了解咱们村子的文化,就跟住在一个文化博物馆里似的,肯定喜欢得不得了。我得赶紧记下来,回头跟村里那些有老房子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