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齐心协力(2 / 3)

加入书签

王大娘站在窗户边,手里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着窗户玻璃,一边擦一边笑着对身边的刘嫂说:“刘嫂啊,你说等咱这村子热闹起来了,天天都有外人来,那得多有意思啊,咱这日子也跟着有盼头了呢。到时候啊,咱可得把这民宿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让游客们来了就跟回自己家似的,舒舒服服的,这样他们回去了,才能给咱村子好好宣传宣传呀。”

刘嫂也正擦着桌子呢,听到王大娘的话,连连点头,笑着回应道:“可不是嘛,大娘,我都已经在琢磨着啊,等游客来了,咱得给人家准备点啥特色的好吃的呢,让他们尝尝咱村子的味道,那才叫好呢。”

这时候,二赖子的媳妇儿阿兰也在打扫的队伍里,她一边麻利地整理着床铺,一边操心着二赖子,嘴里念叨着:“也不知道我家那口子这会儿在那边干得咋样了,就他那偷懒的性子,可别又趁机躲起来偷懒耍滑了呀,不然我回家可得好好收拾他,哼!”

正念叨着呢,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哎哟”一声,那声音又尖又响,一听就是二赖子的。阿兰心里“咯噔”一下,赶忙扔下手里的活,三步并作两步就跑了出去,只见二赖子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旁边的铲子也扔出去老远,那模样别提多狼狈了。

阿兰又好气又好笑,走到他跟前,没好气地问道:“你说说你,又咋回事呀,咋还摔了呢,让你干活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呐,你说说你能干点啥呀!”

二赖子一脸委屈地坐在地上,揉着屁股,哼哼唧唧地说:“哎呀,媳妇儿,我这不是想加把劲嘛,没注意脚下有块石头,就给绊倒了,哎哟,我这屁股呀,估计都摔成八瓣儿了,疼死我了。”

周围的村民们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看着二赖子那副惨兮兮又滑稽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的,有的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大牛笑得直不起腰来,指着二赖子说道:“二赖子,你这是干活不行,摔跤倒是第一名啊,哈哈,你可真是咱这的活宝呀!”

二赖子嘟囔着:“哼,笑啥笑,谁还没个意外的时候呀,我这爬起来接着干,非得让你们瞧瞧我的厉害不可,今天我要是不干出个样儿来,我就不叫二赖子了。”说着,在阿兰的搀扶下,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又捡起铲子,雄赳赳气昂昂地继续干活去了,只是那走路的姿势还有些一瘸一拐的,看着就特别好笑,不过倒也让人看到了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而在村子的广场上,几个心灵手巧的村民正围坐在一起,忙着制作一些具有村子特色的手工艺品呢,这些手工艺品到时候都会放在景点周围售卖,既能给游客们留个纪念,也能给村子增加一份收入,那可都是大家的心血呀。

张大爷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刻刀,神情专注得就像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雕刻着一个木质的小摆件。那小摆件已经初现雏形,正是村子里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呢,那树干、那枝丫,都在张大爷的刻刀下一点点变得栩栩如生。旁边的小李子好奇地凑过去,瞪大眼睛看着,满脸钦佩地问:“张大爷,您这雕的是啥呀,真好看呢,这手艺也太棒了吧!”

张大爷这才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笑着说:“我这雕的是咱村子的老槐树呀,这老槐树可是咱村子的标志呢,打咱祖祖辈辈就在这儿了,承载着咱村子的好多故事呀,游客们见了肯定喜欢,也能让他们更了解咱们村子的历史咯。”

另一边,赵大妈正坐在那儿,手里拿着针线,一针一线地缝着一些带有民俗图案的香囊呢,她一边缝,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神情别提多惬意了。她对旁边帮忙递线的小姑娘说:“丫头啊,这香囊可得缝仔细咯,咱这一针一线里可都是咱村子的心意呀,到时候游客们戴着,闻着这香味,就能记住咱们村子咯,这也是给咱村子做宣传呢。”

小姑娘乖巧地点点头,说道:“赵大妈,您放心吧,我一定缝得漂漂亮亮的,让游客们都抢着要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也越升越高,阳光变得越发炽热起来,可大家干活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反而越干越起劲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晶莹的汗水,那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而每个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满足又幸福的笑容。

那条通往后山的小路在小伙子们的努力下,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杂草丛生、乱石遍布的小路,现在变得整洁通畅起来,那些杂草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石头也被搬到了路边堆得整整齐齐,仿佛一条崭新的丝带,蜿蜒着通向那充满美景的后山。

民宿这边呢,在妇女们的精心打扫下,也是焕然一新,房间里的桌椅床铺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窗户玻璃亮得都能照出人影来,整个民宿都散发着一种温馨又整洁的气息,仿佛在张开怀抱,等待着游客们的到来。

广场上,那些手工艺品也一件件制作完成了,摆满了好几张桌子,有精美的木雕、漂亮的香囊,还有一些编织的小挂件等等,各式各样的,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大家看着这些成果,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给村子染上了一层橙红色的光晕,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片祥和而美好的氛围里。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