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安事毕(1 / 2)

加入书签

同处大理寺狱的叔仲伤,看到大理寺狱史、狱丞带着怜悯的目光上下打量,心头忐忑起来。

“敢问几位,我大限临头了么?”

狱丞不屑于搭话,狱史犹豫了一下:“你倒还没事,不过,你家百余口子,女眷、幼童入掖庭,其余人在西市,只待太子一声令下而已。”

幼童进宫,唯一的条件是挨上一刀。

女眷入掖庭,除了受苦,多少是保住了性命。

即便如此,五六十颗头颅也将落地。

叔仲伤双目失神,倒退两步,一屁股坐到地上。

再怎么糊涂,叔仲伤也知道了,柴家庄有朝廷迫切需要的东西,甚至可能就在三个作坊之间。

难怪即便柴令武不在长安,柴家庄依旧牛皮哄哄。

从开始决定去柴家庄,就是个无法挽回的大错。

看看县丞带人“劝耕”,看看县尉赫连郭尔“丁忧”,自己为什么非要头铁呢?

据说,县丞已经荣升县令,赫连郭尔已经递补为县丞。

其实,叔仲伤已经知道,此时是皇帝为保颜面才留了自己的性命,人头能保多久,也只看风波什么时候结束。

然而,叔仲伤想的只是性命不保而已,哪曾料到三族百余口人竟会因此丧命、沦落为宫奴!

皇帝自始至终没有对付他。

可是,竟然由凶戾的太子出手了啊!

……

刑部侍郎张行成,孤身立于太子身前。

“臣张行成,有一言相谏:国有法度,家有规矩,方能井井有条,不至于乱。臣虽不知叔仲氏所犯何事,然劳动太子左卫率捉拿,定然罪有应得。”

“然大唐三司,为御史台、刑部、大理寺。殿下要问罪叔仲氏,可否交刑部或大理寺经手?”

不愧是曾经的侍御史,张行成面对戾气横生李承乾,依旧侃侃而谈。

其后的各部官员,则远远站着,没人与张行成并肩。

大理寺卿孙伏伽,则直接没有来,或许是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关键。

张玄素匆匆奔来:“太子不可!”

李承乾眼里现出暴戾,手臂重重地挥下。

刀光齐闪,血光喷涌,人头落地。

“张侍郎颇有胆色,但此非律法所能管辖,事涉朝政。”李承乾咧嘴一笑。“左庶子,若非是你,他们可以多活一些时间的。”

张行成叹了口气。

尽力了。

张玄素目瞪口呆。

他仍然觉得,李承乾就应该还是那个跟他求学的学生,就应该听着他耳提面命。

却不想想,李承乾的娃儿李象都多大了,他们这套法子,谁还能接受?

叔仲氏血淋淋的尸首,在提醒着张玄素,他面对的,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储君!

……

大理寺狱的叔仲伤死了。

据说,是用自己的兜裆布自缢身亡。

养于宫中的周道务,被遣去营州,成为营州一个佐官。

柴家庄挖出的堑沟,默不作声地填平了。

太极宫以内帑赏赐柴家庄,有好事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发现竟约等于柴家庄这段时日的损失。

柴家庄的各类作坊,有条不紊地重建。

只不过,重建的柴家庄作坊,多少都保留了一手。

伤痕这种东西,即便是愈合到不留痕迹了,心头仍旧有一根刺的。

但是,至少表面上能让所有人满意。

皇帝没有低头,柴家庄也没有忍气吞声,就是太子当了一把恶人而已。

但李承乾也不是一无所获。

在朝堂上,李承乾的话语,即便抛去储君的身份,也能让更多人正视了。

六部九卿,至少兵部是确定倒向了太子。

……

长安事毕,农波色终于得到允许,如欢快的兔子,蹦向了昆州。

第二次见面,柴令武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封疆大吏,不用刻意安排,都让农波色感到了一丝束缚。

国子监的博士,是无法与大都督府长史相提并论的。

饮了一口禄脿茶,农波色叹道:“想不到兜兜转转,苏毗的未来,仍旧寄托在长史身上。”

柴令武笑道:“这就是解不开的缘分呐!不过,从长安转过来的消息,并不容乐观。据我所知,吐蕃的松赞干布,已经整合了兵马,与羊同在拉孜、仲巴开战,并且占据了上风,对吧?”

农波色眉间现出浓浓的忧郁:“是啊!弃宗弄赞如同成长起来的猛虎,威胁越来越大,即便‘娘·芒布杰尚囊拉’的逝去,也不能阻止他的成长。”

拉,是苏毗的一种特殊叫法,通常附于人名之后,表示尊敬。

所以后世有歌,唱着卓玛,最后一句却是“草原的姑娘卓玛拉”,就是这个原因。

说实话,侯君集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连柴令武都觉得惊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