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报喜鸟(2 / 3)
是为福建的安危繁忙,我们不急,不急。”
“能见将军一面,那是我等的荣幸,应该的,应该的。”张立波也笑面如花。
其他人也围上来,争先恐后跟陆长乐问好。
在福建做买卖,能不能讨口饭吃,还得看陆长乐的脸色,
不管怎样,跟陆长乐搞好关系肯定没错。
总的来说,跟郑氏那些野蛮人相比,陆长乐还是守规矩的。
一番寒暄后,陆长乐邀请众人坐下,
还让人送上茶水、点心、时令瓜果,
主动介绍起来:“诸位,这茶就是我族里产出的方山露芽,曾经做过贡茶,来,都尝尝。”
众人闻言开始品尝,
很快,好评如潮。
来自福宁州的黄卓君高兴地说:“这茶太好喝了,斗胆问一下将军,还有富余的吗,弄上十斤八斤回去喝,肯定很不错。”
茶的确不错,用茶拉近跟陆长乐的关系,那更好。
黄卓君心里暗暗有了决定,
无论多贵,陆氏的人敢张口要,自己就敢给。
众人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拉拢关系的方法,
也不肯让黄卓君一个人专美,纷纷开口想购买茶叶。
陆长乐知道他们的心思,连忙说:“族里产出的茶,一向有稳定商家长期订购,没现茶了,我已让人给每一位准备了一小鑵,回去时可以带上。”
“谢将军,那小的却之不恭了。”程立广连忙谢下。
其余人也纷纷感谢。
有来有往才好,这次收了陆长乐的茶叶,
下次就有借口给他回礼。
陆长乐看到众人忐忑不安又强颜欢笑的神色,
也不再转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福建刚经历祸乱,我知诸位都很忙,其实我也忙,我把一点想法说出来,就是与经营有关的”
“只是一些想法,有不同见解的,大家都可以提出来”
“畅所欲言,说什么都可以,我不会生气,更不会怪罪任何人。”
“不转弯抹角了,我希望诸位大力发展商业”
“现在战乱,商路时通时不通,跑得远收购,风险大不说,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打点好,说不定连人带货都没了”
“要是什么都从老百姓手里收购,量少,也复杂”
“我的建议是,大家加入在基础方面的投入,搞大养殖场、大纺织场、大茶场等等”
“规模大了,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利润也上来了”
“说得坦白些吧,我希望与诸位同舟共济,你们加大在福建的经营规模,而我将会为你们保驾护航,互惠互利。”
要想发展壮大,开源节流很重要,
做为一个穿越人士,陆长乐自然知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
以前地盘小,很多事放不开手,
现在不同,整个福建都在自己手里,就是在海贸方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可以放手打造自己的地盘。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相互看了一眼,
彼此眼内都有喜色,
赴约的时候,还以为又要大出血,
没想到陆长乐劝大家把买卖做大,这是好事啊。
像长乐城的商家,有陆长乐的庇佑,
没有恶霸捣乱,也没有胥吏敲诈勒索,可以安心做买卖,
保乡队采购物资时,也优先照顾当地商户,
有需要时,甚至派保乡队给他们护送商货,
在陆长乐的支持下,长乐城的商家赚得盘满钵满,
长乐城两度受创,那些商户没一个搬走,反而积极参与重建。
张立波马上说:“将军快人快语,小的佩服,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讲。”
有些事,还是问明白好。
“刚才已经说了,今天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被追究责任。”陆长乐大方地说。
“那小的就直言了,现在很多地方受到破坏,现在投入,特别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产业,需入投放的资金太大了,敢问将军怎么保障我们的利益。”
有些产业能吹糠见米,有些产业需要时间沉淀,
就以种茶为例,福建地理位置优越,容易种出品质上乘的茶叶,
茶叶是海贸中很受欢迎货物,也是利润很高的货物,
夷商非常喜欢,
可以说有多少要多少,
但是种茶需要时间,茶树种下后,
至少三至五年才有收成,
种植的时间越久,茶味的品质就越好,
要是茶树种下去,还没产出,官府一个政令下来,
茶场就要易主,这样岂不是血本无归?
陆长乐点点头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那我就简单解释一下”
“针对不同的产业,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就以种茶为例,为了保障商户的利益,商户有意购买山地种植,保乡队会努力协调,争取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转让”
“若是担投入太大,不买地,也可以长租,把租期设在二十年以上,这样一来,租户就可以放心打理”
“当然,期满了还可以优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