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礼乐崩坏和举孝廉(1 / 2)
说一句,礼乐崩坏亦不为过。
毕竟,每个国家垮台时,都是以不敬英雄为荣。
“怎么空出这么多官员位置?”
“这朝廷上的30多人也就罢了,除了朝廷上,地方官员居然也有近百之数!”
“你们该不会是借着朕的号令倒行逆施吧?”
龙椅之上,慕清鸾看完奏折后,愠火之怒,袭上心头。
随后,秀眉紧蹙,将手中奏折,狠狠投掷于地,丹凤眼饱含杀气,直视台下众臣道。
“陛下,我等尽心尽责,岂会倒行逆施?”
“一切都是照着您的吩咐办的!”
“这些官员他们都是和赵渊有染过重!”
“若不是因为他们才华尚可,兴许就不是被贬,而是杀头了。”
闻言,慕清鸾胸脯起伏,随着呼吸一颤一动,在仔细扫量了台下的诸多官员后,冷哼一声。
“量你们也不敢给朕使这个马虎眼!”
“那两个被抄家灭族的官员,正是朕抓的典型!”
“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最好一个个都老实一些!”
“朕可不是出出茅庐的娃娃!”
“朕是,隐忍八年,从草根中走出,光复大宁,横压诸国无不敬佩的,大宁第一女帝!”
“你们最好给朕老实些…”
慕清鸾再次警告一声。
而台下的那些官员则是纷纷低头,他们倒不是惧怕,而是心中无语。
隐忍八年?光复大宁?横压诛国?
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呢?他们听着都害臊!
大宁能成如此强国,九成的功劳都来自于赵渊!
剩下一成,是他们这些官员,稳定朝堂!
若不是,你是大宁先帝皇族唯一血脉。
若不是,赵渊拼了命地抬你上位,你还不知道搁哪旮沓当丫鬟呢。
秦受见众臣沉默,眉头也微皱,心中对女帝慕清鸾,也有了些怨言。
自赵渊走后,这碧阳皇帝动不动就仗着身份狠狠地显皇威。
说好听一点叫彰显王霸之气,难听一点就是耍性子。
“陛下还是先议正事吧!”
“如今这些官员被贬之后,职位空缺,如果不及时补上,会对大宁官场的运转,对江山社稷之稳定,产生重大影响,还请陛下早些决策,将这些官员的位置补足!”
“朕知道这一点,不需要你提醒!”
慕清鸾嘟囔了一声。
秦受的话,顿时打断了她思路,她还想着再狠狠训斥这些大臣呢。
“陛下…臣为丞相,领衔三省六部,自然要多负责一些!”
“知道了!”
慕清鸾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似是有些不耐烦,随后继续坐下翻阅奏折。
“这奏折上空缺的名额,有一部分朕倒是拿定了主意,但朕能拿定的人数不多,要是再算上地方官员的空缺,怕是得有113个职位需要选拔!”
“这些人朕总不能硬生生的变出来吧!”
“秦爱卿,有和法子么?”
“国子监还有十七人未曾入仕。”
“陛下可钦点他们入职,以显皇恩之浩荡。”
“十七人…这还是不足啊?”
“对了,我大宁不是有科举制么,赶紧开一场,朕要从民间选拔。”
“这…陛下…来不及了?”
“要想选新入仕的官员,起码也得三个月后!”
“朝廷发布告示,考官确定考题,考生从各地奔波!”
“连考数场之后,参加殿试…这流程下来,时间太久。”
“官员空缺可等不急了!”
“那咋办…我大宁人才济济,难不成还找不到人当官?”
慕清鸾皱了皱眉头,颇为不爽。
随后,想到科举制乃是赵渊所提,心中怒火再次升腾。
“这个赵渊,提得什么破科举制,正需要用人之时,一点也指望不上!”
“朕看他也是一个酒囊饭袋之徒!”
“秦爱卿,丞相,你给朕想出一个法子来,朕要快一些凑齐官员的空缺!”
秦受听到这,顿感心中大喜。
他要的就是慕清鸾的询问。
“陛下,科举制时间长见效吗?但是您忘记了咱们大宁乃至其他诸国先前所用的,乃是举孝廉!”
“凡孝廉之学子,皆可由朝廷大员推荐入仕。”
“陛下,您看可否用此法!”
“用,必须用,如此高效之法,怎能将其放弃…”
“直接用举孝廉重新代替科举!”
慕清鸾,大手一挥,直接将赵渊用了三年所完善好的科举制给推翻。
殊不知,她推翻的,不仅仅是寒门世子的希望,更是大宁的未来。
因为她把,真正从书山文海中考出来的有学之士,给放弃了。
更是,让世家扎根朝堂,子孙绵延,时而久之,这朝堂名为皇帝所有,实为世家所用。
如此一来,世家必定会为了自己的财富,想尽一切法子从百姓的身上榨取。
这是敲骨吸髓,断国之根基!
可惜,慕清鸾这脑子根本不够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