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效果如何(1 / 2)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大家的历史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放心吧,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城里相见了。”
“即便不去城里,石岭村现在有泽亮,有青年合作社,日子也差不了。”
“小雪,这几个鸡蛋你路上吃。”
“我这本《呼啸山庄》你不是一直想要,诺,给你!”
……
他们一个个将东西塞进刘雪的包里,每个人都红了眼眶,离别的伤感充斥在小院里。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生活习惯也不同,说话口音更是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有很多不适应,可现在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就像兄弟姐妹一般。
刘雪将东西放到廖泽亮开来的拖拉机上:“咱们一定不能断了联系,以后有事儿都说话,能帮忙的帮忙,能凑热闹的凑热闹,革命友谊永长存。”
拖拉机发动,路过村里,不少村民都过来送行。
“刘知青,有空常回来看看!”
“你救过我儿子的命,刘知青,我们家不会忘了你的。”
“下次回来给你炖鸡吃,到时候我们村一定日子好过了。”
……
大家一边说着告别的话,一边往车上扔土特产。
一包水煮花生,一条腌鱼,一包干菌子……
刘雪擦了擦微红的眼眶:“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她不停地跟大家挥手,心里很是感动。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不太欢迎下乡知青的,总觉得他们是少爷小姐,干不了什么,白白浪费队上的粮食。
知青们也看不惯村里人的邋遢,不爱刷牙洗澡,说话粗俗暴力,就知道生孩子,只讲数量,不管质量。
生下来吃不好穿不好,很多还上不了学,最最重要的是还重男轻女。
可相处几年下来,两个互相看不对眼的群体慢慢适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比如有一年,刘雪生了病要去卫生院看,是村民们用牛车拉她去的……
再比如她在外干活的时候,遇到村里的小孩在河里玩耍溺水,是她跳下去救上来的……
往事一幕幕从眼前略过,刘雪握着徐丽媛的手:“丽媛,我有点难过。”
“你能回城,这是新的开始,你应该开心才对,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以后想我们了回来就是。”
“可我舍不得你,舍不得大家,更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这是我曾挥洒过汗水的土地。”
廖泽亮笑了笑:“你要真惦记乡亲们,回去了混得好,想想怎么帮助大家就是。”
前世刘雪在石岭村遭遇了那样的事儿,回去后一直对石岭村心怀怨恨,别说帮扶大家了,她不报复都是仁慈的。
但这一世不同了,悲剧没有发生,她对石岭村只有深深的眷恋。
“那是必须的啊!”
把刘雪送到长途汽车站,廖泽亮和徐丽媛便跟她告别,离开了。
徐丽媛捏紧包里的手稿:“我们现在去寄信吧!”
“好!”
两人一起来到邮局,徐丽媛写好信封,贴好邮票。
廖泽亮道:“寄加急的吧,我怕赶不上十月的《人民文学》。”
“行!”
徐丽媛信心满满:“《高山下的花环》一定会一炮而红的!”
……
京海朝阳医院,刘昭正跟一位医生朋友聊天。
“老刘啊,真没想到啊,我们这辈子还能有拨云散雾的一天。”
“是啊,振军,你在东北林场什么情况?那里物产丰富应该没饿过肚子吧!”
“怎么可能没饿过,物产再丰富,人家宁愿给狗吃,也不给我这个反动学术权威吃啊,饿肚子就算了,还要没日没夜的干活,有一次累得睡在冰天雪地里,差点没给我冻死。”
“那些年是不容易啊,我们这些老骨头倒是命硬,可怜我女儿被唐家那窝禽兽给害死了,”
“哎,那几年,谁家不死几个人,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在贵州那边插队,被牛踢了一脚彻底伤了根本,现在根本都生不了了。”
“我们是男人,还能硬抗,就是我媳妇儿她,哎,之前都有自杀的想法了。”
两人言谈之间,都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
刘昭和杨振军是高中同学,杨振军后来读的是国家医学科学院,还曾经去美国留学过,是国内排得上名号的脑神经和精神科专家。
那几年时局动荡,他也被打到东北林场,过了几年苦日子。
好在现在已经熬过来了,恢复了名誉和工作。
杨振军面色凝重:“对了,王英的情况医学上叫抑郁症,严重了自杀率是很高的,国内目前对这种病的研究是一片空白,国外也没有系统的治疗方法,你要小心看护。”
“还真叫抑郁症?之前我有个朋友也这么说的。”
杨振军一脸惊奇:“你还认识懂抑郁症的朋友?是谁,我认识不?”
学医的人都求知若渴,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造福患者。
“就是之前晚晴下放的那个村的,我上次去看公审认识的。”
“一个村里人,竟然知道抑郁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