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赵澜拒婚(2 / 3)
律姗更是羞得低下头,瞧那模样倒是极期待的。
四皇子赵澜却轻蹙了眉心,他瞟了苏鲤一眼,正要开口,皇后突然抢着道。
“皇上,臣妾也是极愿意姗儿做臣妾儿媳的,这几年澜儿去‘帝后山’治腿,逢年过节臣妾思念至极,一直都是由姗儿陪着我,这孩子心善又孝顺,肯定会是澜儿的良配。”
二公主瞟了耶律禹一眼,轻轻笑着道,“姗儿出生在皇宫,皇后当年要把姗儿许配给四皇子做皇子妃。虽说是戏言,但这么多年我们丝毫不敢放松对姗儿的教导。
所幸,这孩子极听话,又孝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子也温顺,若是良缘能成,她将来必是四皇子的贤内助。”
此刻,连二公主都忍不住夸自家的闺女了,看样子,她私下与皇后早已达成一致,就等着一个合适的契机提出这事。
此时,正是时候。
皇上端着茶饮着,脸上笑着,不拒绝,也不表态,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随后他放下茶盏瞟了赵澜一眼,不偏不倚地道,“就因为澜儿离京多年,见识过了京城之外的风土人情,心性也较之以前开阔豁达不少。
虽说儿女婚事须由父母做主,但朕并不想一旨婚书就决定了澜儿的未来,所以他的婚事,朕还是想听听他自己的意思。”
苏鲤觉得,皇上绝对是个好父亲。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金口玉言,就一锤定音地决定了儿子的婚事,而是尊重他,想征求他自己的意思。
皇后等人急忙把目光盯向赵澜,“澜儿,你的意思呢?可对姗儿满意?只要你表态,你父皇今日肯定会为你做主。”
皇后满心喜悦,她觉得赵澜肯定会答应,还有比耶律家族更强的助力吗?况且,她对这门婚事极满意,此生她只认耶律姗做儿媳,也只有姗儿配做她儿媳。
皇上闻言意味地瞟了瞟赵澜,端着茶,不再说话。
四皇子赵澜微微一笑,乌黑清澈的眼眸漂亮至极,他一撩袍子就跪在皇上和皇后面前,“母后的心思,澜儿明白,只是澜儿腿疾刚好,还不想急于婚配……”
皇后脸上的笑一下子敛尽,“澜儿,你可以先与姗儿把婚事定下来。”
她再提醒儿子,机会不可错过。
赵澜却摇头,双目诚挚地看着皇后,“母后,因为澜儿腿疾多年,一直不曾为父皇分忧,为朝廷出力,心中愧疚不已。
太子哥哥有眼疾,却依旧笔耕不辍,多年来时时为父皇提出治国之策,虽不登朝堂,却心系天下。太子哥哥一直是澜儿的榜样。
二皇兄也多年在朝堂尽心尽力,纵横捭阖,为父皇分忧解难。更别提三皇兄,自小便领兵作战,所向披靡,守护疆土……
如今澜儿的腿刚刚好,我还未为朝廷出一分力,母后便急着让儿子先谈婚论嫁,你想让儿子一辈子都被朝臣诟病?一辈子都在众兄长面前抬不起头吗?母后,你有没有想过,父皇对儿子该有多失望?!”
此言一出,皇后一张俏脸立马煞白。
她嗫嚅着,惶恐不安,“澜儿,母后只是……”
皇上却对赵澜赞赏不已。
苏鲤也默默给赵澜点了个赞。
以国家大义,拒绝私心婚配,让人找不出一丝错。
反而让人觉得大义凛然,志向高远。
正厅内还坐着不少的朝臣,听到四皇子一番话,都露出赞许的表情。
皇后美目瞟着众人的反应,一时也回过味来,她觉得还是儿子聪明,一席话就得到了皇上和朝臣的认可。
二公主和耶律姗却有些着急。
二公主急忙涎着笑脸,“四皇子所言极是,可自古以来,男儿都是先成家后立业,你与姗儿可以先定下婚事,根本也不耽误你为皇上分忧为国家出力啊!我们都是很支持你的。”
赵澜依旧好脾气地笑着,“二皇姑姑为何如此急切?一定要我和姗儿表妹先定下婚事?我离京多年,二皇姑姑根本不知我秉性,我也根本不了解表妹脾性,如此陌生的两个人,怎能相处一生幸福到老?
父皇明睿,一向豁达,从不曾在婚姻上难为过众兄长,还望母后和二皇姑姑莫要勉强我,澜儿如今只想为国分忧,不想谈及婚事。”
赵澜这话说得好,皇上确实在婚姻上不曾难为过他三个兄长,太子和太子妃是一见钟情,二皇子与秦昭也是两情相愿。更别提赵昶,搞出那么多事,皇上最后不还是成全他?让他选自己想要的。
如今皇后和二公主急急提出订婚,确实有些强求,她们太心急了。
既然这事是太后无心提起,最后她不得不说,“既然如此,赐婚之事便先放下,澜儿说得对,他离京多年,腿还未刚刚好,咱们就急着往他床上塞媳妇,确实也不合适。
待过两年,他在朝堂历练一番,再谈婚论嫁也不晚。”
太后一锤定音,皇后和二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赵澜能等,耶律姗能等呢?再过两年她都二十一了,俨然成了大姑娘。若是到时再有变故……
耶律姗咬着唇,目光深情地盯着赵澜,一颗心伤痛不已。
二公主叹息一声,与皇后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皆是无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