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分店开业,散文出版(1 / 2)
“林奇,我一开始还说,你这次写论文用的时间长。
可现在看来,别说是用半个月时间了,就算是用半年时间,能够写出来这样一篇论文,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啊!”
郭有良激动地站起来,说道。
“这篇论文,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这些年里,所看过的所有学生论文中,学术水平最高的一篇!
没有之一!
而且我敢断言,放眼整个经济学院的老师。
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给他两个月时间,也写不出这个水平的论文!
如果是一名普通讲师写出了这样的论文,是完全可以拿它来评副教授的!
好!太好了!
这篇论文,还是要投到《农村经济》,我要让那位朋友看看,我有幸遇到了一个怎样的天才!”
“谢谢郭院长夸奖。”
林奇笑了笑。
他在这篇论文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很清楚它的内容水平绝对是很高的。
对于郭有良的激动和称赞,并不觉得意外。
“这篇论文,还是和上次一样,暂时留在我这里。”
郭有良说道:“待会儿我去复印一下,晚上回家反复研读几遍。
至于你的原件,我复印完,就马上寄挂号信到《农村经济》编辑部!”
“那就麻烦郭院长了。”
“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
郭有良开怀大笑:“如果这算是麻烦,我巴不得天天被麻烦!”
第二篇论文终于交上去了。
暂时就不考虑第三篇论文了。
等下个月,或者是放寒假的时候再说。
接下来一段时间。
林奇一边写《明朝那些事儿》,一边帮着顾锦云操持四个店。
时间来到12月18日。
锦云面馆东庆医学院店和丰海大学店,同日开业。
生意,挺火的。
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其一,这个年代,虽然没有网络什么的,但也正因如此,大家的社会交往活动比较多,各个大学的学生来往是非常频繁的。
其他大学的学生,来东庆大学找朋友玩,东庆大学的朋友就会带他们来锦云面馆吃面。
锦云面馆的面,味道一流。
吃一顿,就印象深刻。
通过这样的方式。
东庆大学锦云面馆的名气,早就已经传播到其他大学了。
因此,在锦云面馆的这两个店面在进行装修工作时,就有不少在锦云面馆用过餐的学生开始期待了。
其二。
在开业前,锦云面馆进行了宣传工作。
第一个方式是发传单。
聘请兼职的大学生,在两所大学里面进行宣传推广。
第二个方式,则是林奇通过赵礼杰,认识了东庆医学院文学社和丰海大学文学社的社长。
这二人,都拜读过林奇的散文和诗歌,对林奇崇拜有加。
因此当林奇提出请他们吃饭时,二人都特别荣幸地答应了。
席间,林奇委婉地提出了,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对他家的面馆进行宣传。
二人欣然答应。
各写了一篇关于锦云面馆的“软文”,刊登在了校内的刊物上。
也起到了不小的宣传作用。
其三。
当然还是一贯的开业赠送活动。
这一天下来。
拥有12张桌子的东庆医学院店,营业收入为402元。
而拥有18张桌子的丰海大学店,营业收入高达618元。
现如今。
东庆大学的两个店,营业收入分别在300元和400元左右。
假设两个新店的营业收入以后分别稳定在400元和600元。
四个店的日均营业收入就是1700元,日盈利八、九百元!
刨除房租、员工工资、纳税等支出,预计一个月的总利润在16000元左右。
晚上。
林奇和顾锦云把家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盘点了一下。
自从二人来到丰海市后。
林奇的稿费,加上两个店的营业利润,以及卖歌收入,一共收入了大概52000块钱。
主要支出为房租和押金、员工工资、装修费用、纳税、购置冰箱。
林林总总,一共花掉了24000。
“花来花去,还剩下小三万块钱,这钱是越花越多啊。”
林奇摇头叹息:“下周末我又得去东庆日报社领稿费了,上个月交了12万字的稿子,加上诗歌,又是6000块钱。”
“本想一口气多开几个店的,没想到只找到了两个合适的店铺。”
顾锦云笑道:“否则如果一口气开五六个分店,也剩不下多少钱了。”
“已经十二月份了,农历也十月份了,再有一个多月,各个大学就放寒假了。”
林奇说道:“年前先把这四个店经营好,积累经验也可以。
免得一下子店铺太多,管理起来手忙脚乱的。
你这段时间四个店来回跑,就已经挺费劲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