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担心医药费!(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有人礼貌地请求,或是小孩撒娇要吃肉,他多少也会给一些。

但如果有人打歪主意,那是万万不行的,大人哪怕再嘴馋,也不会向一个小孩讨肉吃。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就在陈小杨吃得开心时,门外传来秦淮茹急促的敲门声。

砰砰砰!

陈小杨十分不耐烦,意念一动,将饭菜全部收了起来。

神识一扫,发现秦淮茹手里拿着大海碗,在门口焦急地敲门。

陈小杨心中怒火中烧,快步走去开门,不解地问道:

“阿姨,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您家里出事了吗?”

闻言,周围躲着偷笑的人差点没笑出声。

秦淮茹也愣住了:阿姨?

这是怎么回事?

不对!

这个小子竟说我家里出事了,这是什么意图?

秦淮茹也不提肉的事了,直接笑道:

“陈小杨对吧?我是秦淮茹,住在中院,我家里……”

陈小杨不礼貌地打断她:

“秦阿姨,您家里谁没了?”

秦淮茹这才反应过来,没人没了,这明明是在诅咒我!

她说道:

“小陈啊,你怎么说话的?”

陈小杨说:

“您家里没事吧?”

秦淮茹点点头,满脸不悦地说:

“当然没事!”

陈小杨接着问:

“那你干嘛那么着急敲门!”

秦淮茹一时语塞,因为你们家门口总是关着,如果门开着,我早就进去了。

还有人会敲门吗?但她仍然反驳道:

“我敲门怎么了?你家天天关着门,我来你家难道不敲门?”

陈小杨装作不知地说:

“哎呀,不好意思,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农村那边,这种敲门的方式代表报丧的。

我不清楚你们城市里没有这个讲究。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当然,有些封建的东西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可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帝都的人怎么可以不清楚呢?我实在不知道!”听到陈小杨的话后,阎埠贵开了口。

他对秦淮茹早已不满,如今见局势有利,自然不再忌惮。

他直接对着陈小杨说:

“小陈,你这么说可不合适,谁说我们帝都的人不守规矩了。

这个敲门的礼仪,我们也懂。

而且刚才你说得没错,秦淮茹敲门的方式确实像是报丧的。”

秦淮茹闻言也愣住了,因为无人提醒过她这种规矩,她刚才敲门只是为了让陈小杨快些开门,担心食物都被吃光了,竟没想到这样会像报丧。

在场的人也趁机纷纷说道:

“没错,我家也有这样的习俗。”

“我们当然知道,你可不能乱说,我们帝都的人讲究规矩的。

这些礼仪是祖上传承下来的,如果连这些都不重视,岂不是跟忘了根一样!”

……

听着大家的话,秦淮茹猛然想起,她在农村时,父母的确教导过她这些规矩。

只是这么多年,住在四合院里大家都不太关门,自己早已习惯了推门而入,把这规矩忘记了。

然而,秦淮茹不肯承认这一点,而是可怜兮兮地说:

“小陈,我们家没有男人,只有我和儿子……”

陈小杨连忙追问:

“啊?阿姨,我听说你有个儿子的,你儿子呢?”

秦淮茹顿时愣住了,呆呆地说:

“他在家呢!”

陈小杨这才松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道: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儿子出了什么事。

既然他没事,那你为什么要说家里没有男人?你的儿子难道不是男生吗?”

秦淮茹下意识地反驳道:

“他还是个孩子,我……”

陈小杨根本不给她机会继续,问道:

“阿姨,你儿子多大了?”

秦淮茹不假思索地回答:

“十四了。”

陈小杨非常惊讶地说:

“什么?都十四了!十四还算是孩子?我十四岁已经开始上大专了,而且开始 生活了。

我当时还不到十四岁时就成了孤儿,你们这儿的十四五岁还是孩子,真的让人羡慕城市里的孩子!”

听到陈小杨带着讽刺的话,院子里的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秦淮茹。

她顿时慌了,原来一心想着占便宜,完全忽略了陈小杨的年龄。

是的,她的儿子已经十四岁了,而陈小杨今年只有十八,两人仅相差四岁,却好像一个是孩子,另一个却是大人。

秦淮茹急忙解释:

“小陈,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其实是……”

陈小杨挥手打断了她的话:

“阿姨,我不是指责你。

虽然我十四岁时还在读书,但假期我都会去山里打猎、种地,学费都是自己挣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