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失窃(1 / 2)

加入书签

长乐街,董记古玩店。

这家古玩店的主人看起来已经年逾花甲,但精神还是很足,他经常身穿灰色的长袍暗红的马褂,头戴瓜皮帽,脑袋后面吊着半拉辫子,一看就是遗老的打扮。

俗话说的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如今这个四处兵荒马乱的年代,还能在柳城开这么一家古董店,这店主人不单单是仰仗蔡大帅,本身也的确很有几分魄力和实力。

然而此刻,老板的脸色却很不好看。

虽说店里的火已被扑灭,除去一些字画木架被烟火燎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但是,等扑灭火之后,他细细一清点,发现店里居然还丢了不少东西!

“这火绝对不是偶然!肯定是人为的!这该死的小贼!光偷东西不算,还要放火,如果被我抓到,我一定要他好看!”

店主人咬牙切齿的说着,心里简直恨不得把那个偷东西的贼千刀万剐,只是保安队长在旁边,他才没有说得太过分。

保安队长在一旁宽慰:“董老板,消消气,这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值得了。”

店主人转头看向保安队长,脸色稍稍和缓,沉声道:“张队长,我这店里的东西丢了,恐怕还得劳烦你出手相助,帮我抓到那小贼!”

张队长在店内环视一周,一股子东西烧焦的烟火味直往鼻子里钻,呛得他咳嗽了几声。

“咳咳,董老板,你丢了哪些东西?详细和我说说,我一定会全力帮你去找回来!”

张队长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不管那东西能不能追回,他的态度肯定是要摆出来。

毕竟,这董老板可是少有的能直接在大帅面前说上话的人。

我们前文提过,这店主人是个旗人,出身满清正白旗,董鄂氏!

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

之一,身份尊贵,而董鄂氏一族里最出名的,莫过于世祖皇帝的孝献皇后,也就是董鄂妃。

可惜,随着大清灭亡,小皇帝下台,昔日的赫赫显贵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甚至,曾经让他引以为荣的姓氏,都成为了催命符。

店主人携带数代的财宝逃出京城后,之后一路南下,为了掩人耳目,便给自己改姓为董,取名为安,平平安安的安,再无原先的董鄂氏了。

说来也是神了,这董安改名之后,还真的一路逢凶化吉,平平安安,更有幸结识蔡大帅于微时,才得以在柳城安安稳稳地开古董店。

自开店以来,就没有丢失过东西,但没想到今天还是没防住。

“那边的架子少了串佛珠,这边少了枚玉章,当然,这些小物件都还没什么,最重要的那卷张旭的《草书心经》!”

董安一脸的肉疼,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尖锐起来。

那卷草书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听说还是当年皇帝御赐,妥妥的传家之宝。

目前也是店里的镇店之宝,但董安也只是展示给大家,并不像其它古董那样子会进行买卖。

“对了,还有一套苏绣行头,那是小老儿我自己收来珍藏的,平时都是压在箱子里,没想到都被翻出来盗走了!”

董安是个爱戏之人,虽然不怎么会唱,但偶尔披上行头也能咿咿呀呀的过个干瘾。

更何况,一件面料考究、制作精美苏绣行头,本身也极具收藏价值。

张队长听完董安所说,抬手摸了摸下巴,“这么看来,那小贼偷的东西很杂啊。”

张队长瞅了眼那几个摆放物件的架子,随后走到一个花缸前。

董安平常就是将那书贴放在缸中,既能防潮,也能防虫。

此刻,花缸周围是一大片杂乱的脚印。

刚刚为了救

火,董安和几个伙计来来回回的撒了不少细沙,这是店中早就备下专门用于救火,因为店中古玩金贵,除非是特别大的火,否则是不能提水去浇的。

张队长在店里转了一圈,凭着多年的经验,对着董安说道:“这肯定是熟人作案!”

……

衙门大牢。

柳丐头正向赵九斤和吴半仙解释,

他本来是想亲自去城北截住他们的。

但想到自己一个老乞丐,人微言轻,估计说出来赵九斤他俩也不会相信,于是又转道去了衙门,跟县令和保安队长说了此事。

保安队长当时便一口应承下来,说会去把赵九斤他们带回来。

为什么柳丐头一个乞丐,却能让保安队长替他办事?这其中也有一段故事。

这柳城的保安队长姓张,大家都叫他张队长。

这张队长刚来柳城上任的时候,也是没将柳盖头这个老乞丐放在眼里。

直到后来,他的幼子出生,接生婆托在手上都感觉轻飘飘的,说孩子太过瘦弱了,连哭都没力气哭,比寻常的新生儿都要瘦弱很多,还没满月,就病了回。

这让张队长很想不通,因为他家婆娘怀这胎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柳城安定下来,平日好吃好喝的将养,怎么孩子生出来会先天不足?

后来是他家老娘去请了城南的一个算命先生来看,结果一算,说他幼子前世乃是在关帝座下侍奉的童子,也就是俗话说的童子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