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六岗村(2 / 2)
欲坠,终于坍塌倾倒下来!
一声巨响,在夜幕之下震撼八方。
地面抖了抖,尘埃俱化为烟云,显露沧桑的山体构造的本来面目。
活尸阎王的半边脑袋,被石碑硬生生砸掉。
脑袋陷入胸腔里,只有天灵盖露在外面。
即便如此,还是没死,仍然张牙舞爪的嘶吼狂叫。两只尸手在空中乱挥乱舞,和全力发动的绞肉机差不多。
我和南风返回去,把背包的燃料,甚至罐头里的肉油都倒出来。
点了把大火,方才将活尸焚成焦炭。
挣扎了十几分钟,那活尸终于烟消云散,时不时
发出人的嚎叫声,一度让我有种负罪感。
仿佛是杀人,而不是焚尸。
干掉活尸后,危险解除,人便松弛下来。
南风不说话,闷哼声,甩了甩手上被咬出来的伤口,往附近的屋子走去。
这里应该就是神秘消失的六岗村。
关于六岗村消失的原因,在山外闹得比较邪性,当地人提起来讳莫如深。
因为几百人的大村子,即使遇见敌军。在那个年代,想把村子无声无息的抹掉,也是极难办到的。
据说山里面,有老苏的试验基地。
也许是某种生化武器的泄露,才导致这个雪线上与世隔绝的山村消失。
算时间,距今有约半个世纪之久!
推开临近街道的一间烟囱木屋。
本来我以为,屋里全是蜘蛛网和灰尘,非常肮脏狼藉。但是当我真正进去,却发现里面异常整洁。
连桌面,都没有一缕灰土,仿佛每天有人擦拭打扫。
被褥和床单,也是整整齐齐,好像昨天还有人睡过。
这里确实已经荒废,连路都没有。我想不通,只能归结于山里面空气好,环境好,没有工业污染。
所以几十年下来,这些房间连灰尘都不积。
再加上气温低,几十年相当于几十天,没有对六岗村的原貌产生丝毫影响。
整个村子透着股诡异的死寂,有种阴谋的味道,但很平静的把暗流汹涌隐藏在阴霾之中,令外人无法窥视。
吊诡的雪线荒墟,与世隔绝的村落,却掺杂种古墓地宫才有的压抑之色。
外面世界雾蒙蒙,房间也是灰色,一层死气笼罩在上面。即使是无人区,我也不敢太张扬,总觉得拘束,有人阴潜于此注视着我们。
甚至,我能从房间的瓶瓶罐罐,发现上一秒,人类活动的痕迹!
南风坐在桌前包扎伤口,一声不吭,我拿着罗盘在屋外
勘测方位。
一路上遇见狼群、守林人、黄皮子出殡、百鬼夜行。我们极大偏离了预定的方位,也不知这六岗村的具体坐标。
外面还是黎明时刻,那种阴阳混元,虚无蒙昧的明灭天空,像早上四五点时的模样。
那个阶段,白月隐退,红日蓬勃,是天地最为阴暗的时刻。人站在旷野荒漠之中,根本无法确定所处方位。
因此我摆弄几下,只能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看表,现在是下午五点。对日照极短的大兴安而言,冬天的时候,现在已经算晚上。
我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摊开皱巴巴的地图。大致规划了几分钟,想着如果能离开六岗村,应该就在雪线的冰川上。
这样离我们要找的峡谷,应该只剩两天的路程,不算远了。
人一松弛下来,大脑便不受控制。特别是刚才被活尸阎王追杀,脑袋里乱糟糟,现在全是狰狞恐怖的画面。
我又绕回街道尽头,去看那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
上面打磨的痕迹十分粗糙,有麻绳切割的迹象,边缘毛刺刺的。
在钢铁冶炼技术之前,要切割硬度极大的汉白玉或者岩石,古人用麻绳沾水,裹上解玉砂慢慢研磨,将石头割断。
这是典型青铜文明,甚至更早的神巫时代的加工特色。
猛的,我想到一个可能。
这块巨型汉白玉石碑,根本不是墓碑或者墓门,是塞甬道的条石!
地宫封闭之后,接引墓主升天亡魂的甬道,极容易钻空子。
故而封闭地宫的同时,会用巨大的石头将甬道堵起来。这种石头,被称为塞石,唐代以后尤为多见。
殷墟的商代贵族墓地,出土过这种东西,不过规模不是很大。
像这种上千斤的汉白玉,拿来作条石。
除非附近有个巨大的先秦王陵,连甬道都有三米以上的宽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