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和辑百越,屯田(1 / 2)

加入书签

这年头运粮可不容易啊!

秦稷也曾从军入伍,所以也都知道。为了运输辎重粮草,那往往是军民结合。由徭役用战马壮牛托运,或以人力背运。距离近点还好,像灭靖之战动用六十万大军,每日所需粮草过多,大周就只能从中后方调粮。

前方需要一石,后方就得调动三十石。千里迢迢,路上所需的人吃马嚼太过惊人。而这种损耗是无法避免的,只能硬抗。

这些年来大周会这么太平,就是因为手上粮草不足。所以想的是暂时休养生息,等国库粮仓充盈后再动手。这回秦稷搞出来个公士爵,可以通过纳粮买爵。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本质上还是生产力的不足。

“就南征而言,我主张的是恩威并施,和辑百越。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逐步蚕食岭南土地。若是顺利,需要三年至五年方能彻底吞并,好处是方便后续治理。就算按照现有战略大开杀戒,最后勉强拿下,以后也会面对越人的不断袭击。”

“继续。”

“还是那问题,粮草咋办?”

姬丹两手摊开。

别的事,他的确很佩服秦稷。

可就军事战略方面,他更信姬舟。

这些年来姬舟代表大周,立下无数战功。姬舟可不是靠着关系封王,而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放眼咸阳军中豪族,就没有人不服姬舟的。他征战数十年,至今无一败绩。戍守北方后,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耗时这么久,粮草可是个难题。”

“嘿嘿,先别急。”秦稷则是神色如常,继续道:“就目前大周的战略是先难后易,主张分兵五路同时进攻,并且集精锐主力围剿蛮族,力求能在最短时间内灭了蛮族,以此震慑其余越人,同时速胜岭南。但我的想法略有不同……”

“还请赐教。”

“我认为当兵分两路,一路负责打通水系,同时与蛮族对峙,伺机而动以防蛮族驰援其他越人部落。另外一路则从会稽郡南下,闪击越人蟒部和犀牛部。攻下后暂时按兵不动,同时积极派遣使节游说。凡归降的君长皆可封王,保留现有的待遇,只是没有治理权。”

“然后呢?”

姬舟是越听越迷糊,但也来了兴致。秦稷的想法很独特,朝堂之上至今也没人提出。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周灭百越是飞龙骑脸,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输。而经过秦稷的提醒,他也是有所改观。

岭南地形错综复杂,还有诸多沼泽瘴气。每逢雨季,动辄就要下大半个月的暴雨,所以经常会发生洪涝。越人便乘舟而行。

“然后就是关键点了。”秦稷用茶水画出粗陋的地图,“现在大周已经占领这块地区,也就是原有的蟒部和犀牛部。同时派遣使节,让周遭小部也都归降。这块地区可是相当肥沃,用来种地再合适不过。加上气候适宜,一年起码两熟。因为没有大规模用兵,很多越人都活了下来。这时候大周暂时推行十税一,让越人为大周耕作。”

“嘶……”

姬舟顿时倒吸口凉气。

他现在是彻底明白了。

秦稷是要一边打仗,一边种地。

用岭南的粮食,补给大周军队。主要是省去了运输的损耗,像岭南的一石米能比得上后方的三十石米。

“恐怕还是杯水车薪吧?”

“嗯,越人本就不多。但别忘记了,还有大军呢。”秦稷面露微笑,“我是这么想的,将战争和耕作结合。大周攻下这些地方后,只要积极防御就好。短时间内不会用兵,而是要将当地占领发展。除去巡狩防御的士卒,其余人皆可积极开荒耕作。”

“这么做有诸多好处。一来能人尽其用,也免得士卒胡思乱想;二来能解决南征所需粮草,大半的粮草完全能由军队自身解决;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点,后续大周迁徙人口时,也不必再想办法开荒,直接就有现成的土地。”

秦稷顿了顿,看向目瞪口呆的两人。这招其实在后世很常见,就是所谓的屯兵或是生产兵团。如果是要远征的话,这一套就很适用。

“随着军队站稳脚跟,这时候就能从后方迁徙。将那些流匪刑徒,悉数举家迁徙至岭南。迁过去后,就赦免他们的所有罪责。如此还能彰显陛下宅心仁厚,胸襟宽阔。等他们到了后,就负责种地。这时候大周靠着使节,基本已知道谁能敌谁是友。靠着后方粮草支撑,就能开始逐步蚕食周遭的领土。”

“有意思!”

姬舟好似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种耕战蚕食的打法,他还是头次听说。像他之前打仗,那讲究的基本都是速战速决,一战定江山。可在岭南这块地方,明显不适用的。

按照秦稷这种稳扎稳打的方法,不仅能大幅减少死伤,粮草方面也完全够用。关键是对后续治理也有好处,能边打边治理。等后续迁徙人口,也能更稳妥些。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差不多吧。”秦稷笑了笑,“我种过地当过兵,最喜欢的还是做买卖。白手起家不容易,就得追求用最小的代价赚最多的钱。岭南这块地方没长腿,跑不了的。想要速战速决基本没可能,倒不如按照我说的徐徐图之。和辑百越,恩威并施。驻兵屯田,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