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六郡良家子(1 / 2)

加入书签

猛将必发于卒伍,自汉武时代开始便从陇西,上郡,北地,安定,天水,西河六郡挑选羽林,虎贲禁卫。

因民风彪悍,个个弓马娴熟而闻名于世,汉武用六郡良家子的勇猛巩固朝代的影响力。

李广,公孙贺等人都是这六郡出身的一代名将,为汉代建立宣威朔漠,封狼居胥的千秋伟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可以说没有六郡良家子就没有卫青的威震天下,就没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然而讽刺的是受到皇帝宠爱的“六郡良家子”对于权贵来说,却是极为厌恶。

于是,世家迅速动用手中的权力,疯狂镇压“六郡良家子”中的杰出人物。

以“飞将军”李广为例。他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的功绩,无数次击退匈奴人的进攻,却始终未能被封为侯。

元寿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李广一再要求战斗,卫青对这位老将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结果李广在行军中迷路了,错过了与单于的正面交锋,最后一怒之下自杀。

李广死后,其侄李敢认为李广之死与卫青镇压“六郡良家子”分不开,一怒之下将卫青殴打。

消息传出后,卫青的侄子霍去病趁机打猎,一箭射中了李敢。

而此时的汉武帝正好在案发现场。

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竟然声称李敢是被一头鹿杀死的。

可惜的是,李广、李敢一生都在与匈奴的前线战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当他们得罪了外戚群体时,汉武帝却毫不犹豫地维护了外戚的利益。

李敢等人的遭遇,只是“六郡良家子”在法庭上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冰山一角。

太多不公正的待遇,几百年的憋屈,直到陇西临洮的六郡良家子董卓在仕途上经历了人间的冷暖。

平定羌人叛乱,斩首首领,整个漠北都在董卓的威名下瑟瑟发抖!

出色的军事才能,视钱财如粪土,颇有谋略,但改变不了他的“草根”背景。

几百年前李广死了,李敢被杀!

最离谱的是李陵假降却被汉武视为奇耻大辱大发雷霆。

满朝文武没有敢站出来为李陵说话,都怕惹祸上身以求自保。

唯有一人,不顾个人安危为李陵辩解,他就是司马迁。

五千步兵去对抗八万匈奴,虽然战败了,但是对于匈奴队伍的打击也是很大的,他虽败犹荣,足以名扬天下。

而司马迁的这一席话彻底惹怒了汉武帝,他把司马迁打入狱并施以宫刑。

再加上公孙敖道听途说,于是昏庸的汉武帝下旨诛李家三族。

可怜李广一生为了汉家开疆扩土,没想到最终家族落了个这种地步!

而六郡良家子在权贵的淫威下憋屈了几百年!

总之一句话,打仗你去,享福我来!

董卓对朝堂早已痛恨不已,靠着大量的钱财结交外戚与宦官让他阴差阳错下居然成了大汉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过了三百年,如今外戚居然开始有求于我六郡良家子?

大军入驻上林苑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董卓要教这旧貌换新颜!

“派人去洛阳与大将军见面相谈何时进攻,再派人去催促大军加速前行!”

“喏……”

呵呵!这几百年的恩怨!

我!董卓!一力担下了!

……

“少爷,荀氏叔侄来访。”

送走了曹操,曹昂正无聊的看着地图,推算典韦等人到了什么地方,再算算贾诩跟爷爷在交州的香水,蜡烛和酒水业务是不是已经开始了?门外管家的通报让曹昂愣了一愣。

“他俩来干啥?是来寻父亲的吗?”

“不是,两位大人点名要见你。”

听到人家点名要见自己,曹昂连忙起身,可不敢怠慢了这两位大神。

客厅内,荀彧叔侄眼神十分凌厉,他们今天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问曹昂一个问题!

“见过两位大人!”

曹昂乖巧的躬身一礼,任他脑袋想破,一路上也想不到他俩来的原因,按说他俩应该先跟着袁绍走,后来认清袁绍的废物属性后才转投老爹啊?

这个时候的老爹要人没人,要钱嘛,还是有一些,但这些钱财可都是隐藏的,外人不可能猜到啊?

算了,见招拆招,反正这两位的人品绝对属于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不会为难我这个孩子吧?

“子脩莫要多礼,今日我二人来此有句话想要问问。”

“大人,但说无妨!昂有问必答!”

“既如此,我等便不再矫情,说说你如何看大将军召外援来洛阳?”

“哈?”

曹昂浑身一震,随即目光呆滞的盯着荀攸。干嘛?有病啊?问谁呢?问我呢?

“大人,昂不知您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子脩打算如何解释大将军之事?”

曹昂低着头顿时眼珠一转,呵呵!被发现了,不对!若是他们真的知道,不可能眼睁睁的让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绝对没有证据!

“大人?何出此言?昂真的不知您这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