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局势进展(2 / 2)
第十九路军的回应就是对日军阵地猛烈开火。
2月20日,日军步坦协同、在海空军强大火力掩护下,由植田谦吉亲自指挥向我军阵地发起猛扑,第十九路军官兵依然死战不退,击退了第九师团的猖狂进攻。
其后敌我双方又发生多次大规模交战,87师、88师在张文白将军指挥下,重创日军王牌部队第九师团和久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取得“庙行大捷”。
这也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对日军的首次大捷,有效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战事一直持续到25日,遭受重创的第九师团已经无力发动进攻,只好垂头丧气地请求国内继续增援。
路鸣这些日子一直待在蓝衣社研究战报和情报,并且对这些情报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些基础工作本来属于下面各个处室,不过他喜欢亲力亲为,经过研判得出结论,自己心里似乎更踏实一些。
虽然日军已经动用了陆军第九师团,还装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兵的态势,但是路鸣却感觉日军的行动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路鸣对所掌握的情报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日军之所以打得如此凶猛疯狂,其用意并不在于占领上海多少地方,而是特意显示并放大其军事实力,以此掩盖真实的目的。
日本尽管狡诈,真实目的也不难判断:为了在以后的谈判中讹诈中国获取更多筹码。
1931年11月8日,土肥原制造了“天津事件”,将溥仪从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带出,经大沽口、营口、旅顺后抵达抚顺,随后被接到东北长春。
这期间日本国内政界和军界也上演了一场明争暗斗。
日本外交界一直不同意关东军的主张,他们一直在想法阻挠关东军把溥仪接到东北成立满洲国的行动,可惜外交没能压倒军事。
说到底,还是日本天皇裕仁心存亚洲霸权,乃至更大的野心,这给了日本军方好战之徒有了可乘之机。
1932年2月28日,应英国驻华舰队司令凯莱的邀请,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和第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登上英舰“肯特号”,与日本海军司令野村、首相私人代表松冈洋右(后任日本外相)会晤。
双方磋商三个多小时,达成了谅解事项五条,具体内容不赘述了。
这五项事项基本内容就是中日双方军队同时撤退,中国军队撤出筑垒区域,日方军队撤回军舰,中间地域为缓冲区,由中国官员负责,并由中国警察维持秩序,所有行动由中日双方代表和中立国代表监督执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