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胡亥集团渐生嫌隙(1 / 2)
听闻北冥烨欲亲赴南越军团,亲自面见赵佗,公孙惠连忙劝阻,神色焦急:“国师大人,我军正值攻打咸阳的关键时刻,您若此刻远行,万一局势有变,谁来辅佐公子扶苏稳定大局呢?”
北冥烨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子房先生已至,有他运筹帷幄,加之蒙恬将军英勇领兵,更有你、白亦非、魏僚、田阳等贤才鼎力相助,定可无忧。”
言罢,转向公子扶苏,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公子,既已决心起兵,便需坚定信念,切勿犹豫不决。凡事多听取子房先生与诸位将军的高见,我必尽快归来,相助公子。”
公子扶苏深受感动,深深回礼,说到:“贤弟放心,若遇疑难,我必令魏僚以猎隼传书,速求良策。”
随后,北冥烨转向蒙恬,语气坚定:“蒙恬将军,依子房之计,即刻秘密调兵前往陇西,做好策应准备,务必万无一失。”
一番部署之后,北冥烨随即向公子扶苏告别,踏上了前往南越的征途。
而在咸阳,随着始皇帝灵柩的回归,一场关于葬礼主持的暗流涌动也在开始酝酿。
在李斯的强力支持下,胡亥即将主持这场始皇帝的葬礼,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右丞相冯去疾与将军邓劫的强烈反对。
两人深知,此举无疑将胡亥推向了继位的前台,使其继位顺理成章,地位在朝中更加稳固。
然而,面对咸阳城内公子扶苏不在的现实,以及为了让始皇帝得以安息,冯去疾与邓劫最终选择了妥协。
胡亥遂决定在阿房宫主殿停放始皇帝的灵柩,这一决定又引发了新的争议。
李斯闻讯后,匆匆入咸阳宫,面见胡亥,言辞间不失恭敬却也透露出坚决的反对之意:“公子,将皇帝陛下之灵柩置于阿房宫,实为不妥。眼下山东六国叛乱频发,正是国家用兵、用钱之际。阿房宫尚未竣工,若公子在此继位,必将耗费巨资以完成此宫,这无疑将加重国家负担,影响平叛大计。更何况,公子扶苏与国师北冥烨、蒙恬将军等人在上郡虎视眈眈,公子此举恐将授人以柄。”
听到李斯的话,胡亥不屑一顾:“我听韩非子说:尧舜的屋椽不加整治,屋顶的茅草不加修葺,吃饭用土碗,喝水用瓦盆,现在即使是看守城门的人,也不会比这更节俭了。那些尊贵而拥有天下的人,应该为所欲为,主要是严明法令,下面的人就不敢做坏事,就能控制四海之内了。像虞、夏的君主,尽管贵为天子,却亲自从事穷苦的工作,为百姓做表率,这样还要法令干什么?”
看李斯不为所动,胡亥继续说到:“我贵为万乘之君,却名不副实,我要制造千乘的车驾,设置万乘的臣属,以此符合的名号。况且先帝出身于诸侯,后来兼并天下,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对外能够驱逐四方夷狄来安定边境,对内兴修宫殿来显示得意,而各位都看到了先帝功业的开创过程。现在各路叛贼同时起兵,诸位没能力制止,又想要废除先帝推行的政策,首先无法报答先帝,其次也不能对我尽忠效力,凭什么身居高位?”
听到胡亥的责问,李斯赶忙俯首行礼,表示忠心,对于胡亥的决定不敢再过多劝阻,立马转移话题,说到:“司马欣与赢非那里已经奉命前往渭河以北构筑防线,赵佗也已命副将领兵秘密过武关,进入关中之地,只是这陈胜吴广两人如今似乎不听号令,臣主张尽快除掉两人,为免夜长梦多。”
胡亥听闻,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这是相国大人的事,朕不想听。”
说罢便叫上赵高和自己一起离开,准备去打猎。
赵高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地跟上胡亥,一脸得意的回头看了看李斯留下一人独自待在原地。
李斯轻叹一口气,自言自语说到:“皇帝陛下还下葬,公子便忙去打猎,纵是民间百姓也不敢如此所为,何况公子即将继位,早知道当时就不应该扶持你。”
这时,辛胜突然来到李斯身后,轻声喊道:“相国大人……”
片刻过后,李斯才反应过来,问到:“何事?”
辛胜回答到:“右丞相冯去疾大人命冯劫将军以加强咸阳城守卫为由,使关中军团无法进城,还请相国大人定夺。”
李斯闻言,轻甩衣袖,有些生气地说道:“哼,螳臂挡车,此事你先不必担心,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事要你去做。”
随后轻声向辛胜说到:“陈胜吴广两人如今渐成不可控之势,此二人已经留不得了,你去秘密将其除掉。”
辛胜听闻,有稍许犹豫,李斯背着手问到:“怎么,你有难处?”
辛胜赶忙回答到:“此二人武艺不在我之下,当年相国大人命人暗中培养之时,属下与二人交手都难求一胜,如今属下一人恐难以完成使命。”
李斯轻抚一把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说道:“陈胜手下有一车夫庄贾,吴广部将田臧这两个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记住,要让所有人认为杀死陈胜吴广的是章邯所为。”
辛胜眼中闪过一丝邪光,点头说道:“属下明白,大人放心。”接着领命而去。
随后李斯转头向咸阳宫大殿外走去,刚一走出殿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