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第 202 章(3 / 4)
虽说秋澜和与秋意泊都担心狗急跳墙,以为后招会接踵而至,没想到还真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硬是叫众人谋划都落了一场空,秋澜和听罢微微一笑,伸手在他脸上拍了一拍:“好泊儿,朝堂之事可不是什么江湖厮杀,我与你有仇当即就提剑上门,一日两日不算短,五年十年也不算慢,且等着吧。”
秋意泊心中一动,伸手揉了揉侧脸:“说话就说话,澜和叔你动手动脚作甚?”
“看你苦闷。”秋澜和笑意渐去,正色道:“可要想点别的法子?我看你这几日闷闷不乐,总要找点其他途径发泄一番才是正理,或骑马打猎,或流连花丛,我听人说有些人偏就喜欢小偷小摸……只要你想,也不是什么大事。”
秋意泊听到前面还觉得正常,听到后面慢慢地挑起了眉峰,他手中一动,便多了一块玉佩,秋澜和见了玉佩,又低头一看,转而笑道:“开心吗?”
秋意泊将玉佩还给了他:“倒是没品出来有何乐趣可言。”
“我将你安排至北疆如何?”秋澜和又道。
“嗯?”
“每年秋冬之时,北疆便会出现不少来割草的马匪,我寻思着寻常打猎对你来说太过容易,你去北疆打猎如何?”秋澜和意有所指的道。
他说的打猎自然不是打什么豺狼野兽,而是以马匪为猎物的狩猎游戏,秋冬之后,草原上牧草短缺,以游牧维生的胡人精壮便会组成队伍到朱明国边境劫掠,将妇人、孩子、钱财、粮食带走,男子则杀,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割草’。
每当这个时候,也是边境最危险的时候,胡人善于骑射,自小便是马背上长大的,而朱明国的士兵大多出身平民,以平均水平来说,自然远远不及对方。每年秋冬,总有无数朱明好男儿死在边疆,他们的头颅被带回胡人的王帐,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
秋意泊想了想,他对杀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甚至是厌恶的,他道:“有机会吧。”
秋澜和顿了一顿:“也好,若是明年你仍旧如此,再考虑这件事吧。”
秋意泊低低地应了一声,秋澜和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要如何才好?
秋澜和府上来了个厨子,白案十分有一手,秋意泊吃得好,便让厨子多做了几份,带到大理寺去送同僚和下属。他将东西发了一圈,见文榕手上还提了两个,不由问道:“老王老赵他们呢?怎么没来上值?”
衙役一般还是平民出身的多,那点俸禄足够一家太太平平的过,若说多富裕那是没有的,像这种细点也就是逢年过节买上一些,得了秋意泊食盒,一众衙役都十分高兴。他们和秋意泊混的熟,说话便也随意些,有和没来的住的比较近的说:“老王他生了病,告假了两日。”
“啧,大冬天的,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吧?”
“说是温病,老赵也病了,他娘子说他都爬不起来了。”
“年纪大了,不中用喽!”
秋意泊示意他去拿食盒:“六子,你帮着顺道捎给老王他们。”
“得令,小秋大人吩咐的事儿我一定办好,您就放心吧!我先替老赵他们多谢大人的赏!”张六说着在脸颊上挠了挠,秋意泊眼尖,道:“怎么,被虫咬了?我这儿有药膏……”
“大冬天的也不知道哪来的虫子。”张六笑道:“多谢小秋大人,就不浪费您那药膏了。”
众人有谈起了谁家小娘子要出阁了,大家又纷纷给他凑份子,说是算是叔伯们给添妆,有人提起谁谁家郎君读书如何如何,在书院里头有没有挨先生的教训……秋意泊在旁听着,心情也变得愉快了起来。
一众衙役已经聊到了下了值去哪里喝酒了,忽然有一人指着张六说:“六子,你还是问小秋大人要点药膏涂一涂吧,这虫子可真够毒的,你脸上都起水泡了!”
“啊?”张六一摸,当真摸到了一连串的小水泡,他又不耐烦的抓了抓,挠破了两个,他倒抽了一口冷气,不好意思地看向了秋意泊,秋意泊这头便拿了药膏给他,一个衙役直接就打开了药膏帮张六子上药。
衙役笑嘻嘻地按了按张六长水泡的地方:“豁,这水泡长得还挺快!”
张六不耐烦地道:“好哥哥,你手脚快一些!痒死我了!”
此言一出,众人挤眉弄眼,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那衙役也笑,他戳了戳张六脸上的水泡:“摸着还挺软和……哎?你这水泡怎么越长越多?”
张六正想说什么,忽地一阵痒意传入了喉间,他猛地咳嗽了起来。
等他咳完,却发现满堂寂静。
众人都在看着他。
“六子,我问你件事儿。”一名衙役说:“你最近碰过什么不该碰的东西没有?”
“没啊!大过年的谁耐烦找晦气?”张六说着,又挠了挠脸颊:“怎么越来越痒了?你帮我涂了没有?”
没有人回答他,秋意泊也不曾。
张六见众人都不说话,奇怪地道:“你们都哑巴了?”
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张六的脸上已经爬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痘,整张脸几乎都红肿了起来。
——天花。
这两个字在众人脑中不断地盘旋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