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西游记》魅力大(1 / 2)
第35章 《西游记》魅力大
下游村的人都累瘫了。
婆子们一阵唏嘘:
“这些人也太惨了!大白天的,怎么都在屋里不出去干活呀!要是在咱们下游村,这会儿不正在田地里忙着么?”
“今年田地里能种出啥来?估计要是不逃荒,都得在家着急上火着呢。家家估计都没米下锅,还不得在床上躺着,省粮食啊!”
“人家这些黑蛮,是靠养牦牛和羊为生的。不种田!估计他们出去放牧的人没事,留在家里的还是老家伙比较多!”
“老了老了,还被砸断了一条腿,今后不好过咯”
以己度人,老婆子们看那些从泥巴房里挖出来的人,满脸的同情。
死人,很容易带来悲伤的情绪。
这才出门多久啊,遇到的事,可不少呢!
一时间,气氛极度低迷。
婆子们不碎嘴了,小孩儿们蔫吧着。
亲眼看到那么多的人死在跟前,胆子小还在发抖。
为了给大家缓一缓精神状态,翠花打算给孩子们讲故事了。
讲的是啥呢?
《西游记》!
他们这也是要上京城取经啊!
当然人家翠花是不会看原版的,讲的却是那儿童白话文版。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州。
在东洲,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块仙石,一天仙石崩裂。
从石头中滚出一个卵,这个卵一见风就变成一个石猴。
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涧中的泉水,饿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山上大片大片的桃林,桃林里面还有很多小猴子。
一天,天气特别热,猴子们为避暑,跑到山涧里洗澡。
它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
猴子们爬呀、爬呀,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
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
连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
第一回讲完。
不但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下游村的村民们也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孩子们更是不断的催促,想让翠花继续讲。
别看小时候一到暑假电视里就来来回回的放,以为西游记永远看不完
儿童版本的,总共也才那么四十回。
哪里能快速讲完?
只能是,下回分解了!
想要撒娇和闹腾,也没有用的。
说故事的人表示,只要有一个小家伙不听话,这样的故事就会断更。
孩子们:娘/姑姑说了算,想讲几回是几回!
有了《西游记》故事的陪伴,都没有做噩梦。
睡前还津津有味的探讨着,花果山上的桃子。
个个可惜着,那么多桃,咋能吃得完哟?
要是能请他们去帮忙吃,就好了!
三天时间,余震不断。
等余震结束,帮着把这个黑蛮村的村民们都刨了出来。
除了第一天的那十几个还活着。
被埋进土里的,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失去了求生欲望,停止了呼吸。
活着的十几个黑蛮,也都是有不同程度的砸伤。
还被送去了最近的县城医馆。
听闻这个县城总体来说,受灾不算太严重。
大家还是在县城的医馆里补充了一些药材,尤其是腹泻药。
告别了送了他们一车牦牛肉干的黑蛮,大家再次启程。
越往北走,路上的人流越多。
一打听,才知道,这波地动也毁掉了不少民居。
大夏朝西南的乡村,土木加稻草结构的房屋,最为常见。
黄土里面加上砍成一截一截的谷杆,和水成泥状后,用来夯墙。
一层一层往上夯!
夯土还真是个力气活!
花不了多少银钱,家里但凡有几个小子的人家,造上间泥土房舍,真不是什么困难之事。
做房子所需要的木料也容易。
西南的山林,不要太多哟。
村民们在地洞中失去了房屋,村里很多浅表的水井也不出水了。
田间地里,都无所出!
唯有逃荒这一条路了!
往北,离大黄江更近一些。
村民们想的是,这里缺水,大黄江附近,总不能缺吧?
有水,人就能活命啊!
这就是往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