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大人,崇祯要造反!(2 / 3)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崇祯到现在还有些幼稚,竟然相信曹化淳的这些话。

现在的他,和当年的越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再说了,孙杰的那些手段,真是那么好学的?

孙杰掌握一座横穿两界的传送门,后勤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

这也是孙杰能够成功的一大因素。

现在的崇祯,要什么没什么,手下的官员还都一些贪污腐败的货色,这些人有什么用?

曹化淳也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没有什么用处,但问题是,现在要是不这么说,崇祯的心结就打不开。

再说了,总要搏一搏,要是能成呢?

曹化淳现在心里也很复杂,他想帮着崇祯复国,但是也知道这个希望很迷茫。

“皇爷,现在,孙贼的手下,有很多都是之前陛下的臣子,这些人虽然投降了,但或多或少都会惦念陛下的恩情。

有这一层关系在的话,陛下的大事未必不能做到。”曹化淳接着说道。

雪无声无息的下着,崇祯和曹化淳,两人在雪地里说着这些事情。

房间中的周氏没有任何“复国”的想法,相反,她还非常喜欢现在的处境。

因为,崇祯的老婆只剩下她一个了。

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尤其是皇帝的女人,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在周氏看来,这辈子就幸福的事,就是守着崇祯,安安分分的过一辈子。

可笑的是,崇祯还以为他和曹化淳说的这些话没人知道。

岂不是,孙杰早就派人,把他看的死死的。

在那些黑暗的影子中,总有一些他们看不到的人。

......

天亮了,但阴沉的厉害。

孙杰坐在饭厅中,吃着火锅。

大冬天里,这种东西永远都吃不腻。

里面翻滚的红油,加上一叠芝麻酱调制的油碟,那叫一个香。

鲜嫩的肥羊入口,再喝上一口黄酒,那叫一个美。

杨临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孙杰放下快子,让他进来。

“大人,朱由检和曹化淳正商议着复国的事情。”

刚见面,就是这句话。

孙杰喝了一口茶水,忽然想笑。

这崇祯,还真是不安分。

当初他还是皇帝的时候,孙杰就能轻而易举的将他的大明江山拿下,现在已经什么都不是,还想着能够复国,真是有意思。

要是这样都能被他复国成功,那孙杰就不用活了。

“复国?真是有意思啊。他还是皇帝的时候,我都能将他的大明江山拿下,他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竟然还想着复国?!”

孙杰一脸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杀了曹化淳,给他一个警告?!”杨临的脸上多了不少杀气。

孙杰摇摇头,道:“不着急这一时片刻,既然他想复国,那就让他慢慢玩去。

看看他能掀起什么水花来,总要让他认清现实,还想着复国,真是无聊透顶!”

孙杰压根不担心,目前,崇祯一家子都在自己的监控之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孙杰的眼睛,压根不用害怕这些事情。

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就这么一个。

禀报完毕之后,杨临便离开了这里。

吃完饭,外面又飘洒起了雪花。

今年的雪特别多,零零碎碎的下个不停。

孙杰走出饭厅,看着这苍茫大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再过两天,就得回去了。

到时候,一大档子事还等着孙杰。

和孙玲完婚,登基为帝,以及改元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到时候,事情就算是走上正轨了。

京城也这样一天天的平静下来,在离开之前,孙杰把顺天府的规制降级了,改京为平,设置北平府。

留守两千士兵,同时设置了临时官员。

士兵的数量不算多,登基之后,招够兵马之后,再派遣一些过来。

临时官员,也是从陕西那边抽调过来的。

目前,从陕西一直到北平府这边,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从陕西抽调过来的人。

一是因为陕西是孙杰的大本营,在陕西经营已久,这里的读书人,活下来还能被孙杰重用的,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

那些不服从孙杰的读书人,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平头老百姓。

这是一件很现实且残酷的事情,孙杰不可能把这些地方,交给一些不服从自己管理的人的手中。

这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陕西的那些学校有学生毕业,各地的官员,将会渐渐的被这些学生替代。

但是在这之前,孙杰必须要用这些读书人,作为这些地方的官吏。

科举制度在古代,算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但是,也有很多的局限。

一个为政一方的官吏,不懂政治运行,不懂简单的税收人口官吏等事,这是万万不行的。

整个大明王朝,府县多如牛毛,干得好的,也就那么零星几个。

大部分,都是一些混吃等死的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