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侯风之策(1 / 2)
刘珩起身道:“关弛,不遵王令,放走阿大,杖四十,罚俸一年!”
“谢殿下!”关弛领罚。
随即有两名亲卫上前,将关弛拖了出去!
很快,帐外便响起了行刑的声音。
帐内众将并不担心,四十大板对于关弛来说,算不上太重的刑罚。
至于罚俸一年,更是无关痛痒。
说到底,关弛也没犯什么大错,只不过是最后手抖了一下。
至于刘珩所说放走阿大的严重性,帐内众文武则更是感觉不到。
阿大是有本事。
但就算阿大重现他的曾祖,合不勒汗的荣光,统一蒙兀各部,又能如何?
漠北草原部落众多,除了蒙兀各部,还有克烈部、塔塔尔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一众漠北部族,相互之间攻伐不断。
单拎出任何一个,都无法与迭剌部相提并论。
而且阿大与刘珩熟识,即便他统一了蒙兀部,不再回来,那也完全可以效仿迭剌部,直接内附。
为什么阿大统领的蒙兀部在刘珩眼中,会是威胁?
众人总觉得在阿大一事上,刘珩的反应处于过激的状态。
刘珩在主位上将众人的神态尽收眼底。
刘珩心中也很是无奈。
这事儿根本就说不清。
“其他人都先退下吧,子鹏留下。”刘珩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去。
众将应声而去。
待众将走后,侯风看向刘珩,静待刘珩发话。
“子鹏,若孤明年出兵漠北,扫灭蒙兀泰赤乌部,同时将阿大为抓回来,你觉得可行不?”刘珩问道。
侯风愣了一下,没想到刘珩竟然有这种心思。
“阿大若是知道殿下如此看重他,怕是做梦都会笑醒。”侯风苦笑的摇摇头。
“孤知道你不理解。但这件事,就算所有人不理解,孤也要做!”刘珩斩钉截铁道。
侯风收起笑容,行礼道:“殿下,此事绝不可为!其因有三。”
“详细说说。”
“其一,汉地未平,不宜出兵漠北!”
“殿下如今手下只有四州之地,南有张绪虎视眈眈,西有江卓野心勃勃。出兵漠北,必然导致内地空虚。且雍凉未平,大汉最大的马场尚且在江卓手中,以殿下麾下的骑兵,出兵漠北,略显不足。”
“其二,迭剌新附,不宜作为后方!”
“迭剌部内附时间不长,出兵漠北,必须经过迭剌部,若是迭剌部有变,就是万劫不复。君子不立危墙,等过两年,迭剌部上上下下都彻底依赖大汉之后,再对漠北用兵更为妥帖。”
“其三,一盘散沙,不宜逼其抱团!”
“漠北草原部族林立,互相攻伐不断。殿下若是大举兴兵,反倒会促使各部冰释前嫌,抱团取暖。当年若不是女真人兴兵攻打蒙兀各部,合不勒也没那么容易一统蒙兀。”
“还请殿下三思!”
刘珩听了侯风的话,沉默不语。
刘珩不得不承认,侯风说的很有道理。
现在这个时候出兵漠北,并不合适。
“子鹏说的有理,但阿大的本事,孤最清楚,即便不出兵,也不能坐视不理。”刘珩又说道。
侯风见刘珩打消了出兵漠北的念头,松了口气,笑道:“此事倒也简单,殿下可以双管齐下。”
“其一,明年开春西出雍凉。雍凉定,则大汉的马场尽归殿下所有。殿下便有足够多的骑兵出漠北。此外,多等一年,迭剌部对殿下的依赖更盛,后方更稳当。”
“其二,殿下可命耶律大石密切关注漠北草原的动向。一旦阿大灭掉泰赤乌部,救回妻子,就让耶律大石联合克烈部对其进行打压,阻止阿大统一蒙兀。”
刘珩颔首道:“孤知道了,就依次行事。子鹏,吩咐各军,准备拔营,回晋阳!”
“是!”侯风领命,向帐外走去。
走到一半,侯风终究还是没忍住,回头问道:“殿下,风有一事不解,不知殿下能否示下?”
刘珩知道侯风想问什么。
侯风的疑问,估计也是众将心中的疑问。
那就是刘珩对阿大那深深的戒备,究竟是从何而来?
“出了笼子的鹰,又怎么会甘愿再回到笼子里?”刘珩沉默片刻,反问道。
“殿下又如何知道,阿大是鹰?就因为他是合不勒汗的后人?”侯风还是觉得有些牵强。
“子鹏,孤看人,不会错。”刘珩面无表情的说道,“孤知道的,远比你知道的要多。”
侯风不再多问。
看来是锦衣卫调查到了什么不便明言之事,才让刘珩如此笃定。
……
琅琊城外。
贺百六营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