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1 / 10)
主动送上的人口, 郅玄不可能不要。
无论发展领地还是建立新军,开荒种粮是重中之重,粮食才底气。
若要大面积开荒, 除了改进工具和粮种, 郅玄需要大量人手。对他来说,每一个劳动力都相当珍贵。但是, 如何带这些人,还需要从长计议。
上报西原侯自然不可能。
百个壮年劳力, 一旦报上去, 人肯定带不,八还会引来猜忌。若是不报,两三千人一起出城,根本瞒不住,不想引人注意都不可能。
仔细思量之, 郅玄令侍人退下,随即吩咐府令, 命他找个信过的人手,尽速统计意离开的庶人,包括他们的家人。
“事速来报我。”
“诺!”
府令领命,当日下去安排。
仓库周围人口杂, 又氏族家丁往来, 不好做太过明显。府令身边的侍人献计,在庶人和奴隶的木碗上做标记, 以草结绳计算, 应该能出大致数量。
由于人员流动,数量出入在所难免。连续天比对一下,只要差距不是太大, 就可以报知郅玄。
府令采纳了侍人的提议,夸赞他聪明,直接将他调到身边做事,显然栽培之意。
侍人喜不自胜,脸因激动发红。
“仆一定心!”
“行了,快去办吧。这件事做好,还你的好处。”府令发侍人,按照郅玄之前的计划,从耳房内取出卷竹简,按照上面的名单,准备先送一批匠人和甲士去往郅地。
大量人口迁移,粮食是必须,房屋也要提前准备好。
郅地不过三百余户,这次迁移的足数千人,役夫奴隶比较好安排,甲士要额外搭建军营,单靠封地内的匠人绝对不够。
丰、凉地赐给郅玄,仅仅是名义上,治理该地的还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在没亲自到过两地,正式接手之前,郅玄不会轻易调动两地属民。
如此一来,这些能造屋的匠人和奴隶就显极为重要。
“到了封地,自会人安排。公之意,择一空地搭建排屋,屋外设木墙,以城外军营为例,屋舍必须牢固。”
府令唤来带的匠人,仔细吩咐一遍。又从队伍中挑出个稳重之人,命他们各自带领五到十人,跟随首批甲士一同出发。
“要带什么东西都提前办好。家人也一同,路上大车。”
按照郅玄的计划,千名甲士分两批,其中一批带领国君调拨的国人、庶人和奴隶先出发,余着护卫郅玄,带领出来的庶人和奴隶启程。
府令牢记郅玄的吩咐,做事不敢半点马虎。
由于部分甲士还在路上,国人和庶人也没到齐,他只能先从城外的营地中分出一部分人,整理出名单,交给之前过府的名下大夫,由其率领出发。
这名下大夫的资料郅玄都已经看过,也分别当面谈过。对于他们的能力,郅玄持肯定态度。忠心与否,能不能放心,还要继续观察。
选择他们带领队伍存在一定风险,很容易让氏族在途中串联。但郅玄没其他选择。唯主动露出一些破绽,让氏族们认为利可图,才方接下来的计划。
此外,先安排部分人离开,也是为了让西原侯安心。
郅玄迟迟没出发,不断聚集的甲士和陆续送到的物资又过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