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风驰电掣的越南战争(3 / 4)

加入书签

觉这场海战将是他成功的。

是他缔造一切辉煌的开始!!

福泽平看着“少年得志”的魏风,他很清楚,自己说服不了对方,如果自己在这个年纪就获得如此大的权利,而且刚刚还打赢了这辈子第一场海上,恐怕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什么“中庸”“保守”“谨慎”,都会被他当做笑话。

当最后一艘越南巡洋舰打起象征投向的白旗时,这场持续时间不到二十七分钟的海战,也正式宣告结束。

此战,楚国海军以轻损三艘巡洋舰为代价,全歼总计超过十四艘战舰的越南海军。

看起来一切都是这么完美,都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消息传回楚国后,刘戬兴奋的表示要给所有人授勋。

但是只有海军司令邓冉明白,这场所谓的海战,真正的主角其实不是他们楚国人,而是那些参与操舰的日本退役海军。

这些人的战术素养在邓冉看来,仅次于大汉海军,最起码从战术层面确是如此。

至于为什么不用楚国人,那也得看有没有这么多人才啊,毕竟楚国才成立几年,接管的还是一个没有工业基础的农业国,能搞到现在这个程度,其实都证明楚王有两把刷子了。

总而言之,在楚国当天的报纸上,装做没有看见的,划掉了所谓“雇佣兵”的字眼,统一使用“楚国海军英勇无畏战胜强敌”的标题。

至于为什么是强国,那也是楚王刘戬要求的,毕竟如果说什么横扫的话,就会给人一种很不值钱的感觉,而且后续如果在陆地战事遭遇挫折,也很难对楚国内部交代。

这就是楚王刘戬的性格,激进中总是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生怕把自己搭进去。

…………

长安内阁,距离海战已经过去了三小时,距离顺利登陆岘港更是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在得知战争爆发之后,大汉内阁的反应基本就是“意料之中”,但又感觉到“很棘手”。

意料之中是早在去年底,他们就已经得知了楚国要“入侵”越南的消息。

刚开始其实是试图阻止的,毕竟这些年越南对大汉不能说像日本那样臣服,但也很老实,该通商通商,该贸易就贸易。

唯独有一点就是死死不愿意放弃那个“皇帝头衔”,嘴里说着越南王,转过头就自号皇帝。

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让大汉本土不少“帝国派”都感到格外的生气,有关打击越南的计划,其实最早也不是楚国先提出的,而是汉国本土的这帮精英率先提出的。

给出的解释就是不允许在大汉的势力范围之内,尤其是在东方,出现一个皇帝。

皇帝本身就是他们的罪行!!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楚国的战争计划,也就在某些有心人的支持下通过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又感觉很棘手,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怕背负“欺凌地方国家”的罪名。

毕竟大汉帝国从当年的汉王国开始,就一直表示自己是东方国家的领导者,这些年干的事情,也确实符合东方国家的身份。

但是这一次楚国入侵越南,哪怕再怎么利用舆论掩盖,都无法掩盖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甚至也不是楚人所说的:

“自卫还击!!”

(越南:我打你了吗,我敢打你吗??)

全世界的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对邻国的入侵,但是哪怕如此,楚国也要装模作样的表示,我们的边境遭到了炮击。

甚至还滑稽的拿出一些所谓的炮弹残骸作为证据。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实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大汉帝国在东方世界的威信。

最起码一直和大汉有接触,希望脱离大清成为大汉属国朝鲜,在这场战争后,会作何感想??

这些问题都是十分严肃的,严肃到内阁直到现在还在开会讨论后续要怎么处理。

而就在他们讨论到一半的时候,一则来自楚国的电报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楚军攻陷了承天府,越南伪帝阮福昊生擒于郊外四十里……”

当这个消息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时,包括齐成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他们想过会打的很顺利,但没有想到打的这么顺利。

以至于齐成栋后来对秘书回忆说:

“当时我还在想,到底该如何安抚越南,现在想想,都这个时候了,不应该安抚朝鲜吗??”

…………

越南承天府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因为战乱,被炮击的坑坑洼洼的路面,街边到处都是因为大火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胡承载站在曾经的越南皇宫下的台阶上,得意对身旁的北海拓说:

“你看,这就是小国,没有任何战略回旋的空间,只需要一次打击,就亡国了!!”

“真是一场毫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