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商国:商王和日本人(2 / 4)

加入书签

铁厂,总钢铁产量超过五十万吨,去年一年的产量,更是历史性的进入到了六十万吨级的行列。

说起商国的钢铁业,就离不开本地的资源。

整个商国,乃至整个苏拉威西岛,拥有整个东印度最多的铁矿石,以及附属的稀有矿产。

当地的金矿,每年出产的黄金,超过了一千四百万华元,这笔钱在本土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如今刚刚起步的商国来说,却是一笔“谁也不能动”的救命钱。

除此之外,当地的煤炭产量也排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的第二位,仅次于开发较早的兰芳。

甚至如果算上当地世界第三位的镍矿资源,这座只有不到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岛屿,简直就是用各类矿产堆积起来的。

也正是因为当地丰富的矿产,在整个商国,只有两种支柱产业,一个是采矿业,一个就是以钢铁业为核心的“小而全”重工业。

之所以说当地的小而全,最主要的是当地凡是涉及初级重工业的产品,基本能够生产。

甚至因为上一任东印度总督姜辰溪的治理,当地的重工业规模不减反增,最终获得了整个东印度,乃至南洋地区的钢铁供应主导地位。

如果再算上那些以钢铁为核心的零配件,低端机械产业,当地重工业的总产值总计超过了两亿华元,每年上缴超过三千五百万华元的赋税。

当地的采矿业甚至因为对外出口的原因,和重工业的产值不相上下,也达到了一亿七千万华元。

可以说商国和周国所占据的地盘完全就是一块宝地,甚至当初将他们分到这两块地区的时候,朝中还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其中质疑最多的就是:

“如此繁华之地,赠予藩王,岂不是割自己的肉,补藩王的疮??”

其实这背后还在表现一种情绪,那就是别到最后,真搞成了皇室内部的分家产“大赛”了。

把东非分出去,甚至全分出去,那些文官议员都不会有任何意见,但是将东印度这种发展成熟,从荷兰人时期就发展的富裕殖民地分出去。

虽然表面不敢质疑龙武皇帝的决定,但是私下诸如“偏心”“分帝国”的议论,可从未停止。

可能也只有已经退下来的朱道明白刘鹏的真实想法。

远东之地,不管怎么看,都是未来世界主要热点地区,提前在这里的重要航道上设“拦路虎”,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心里讲,朱道一万个支持刘鹏的想法,甚至他认为这都不算太狠,如果他来做这个决定,他会将北海行省分出去,以此制衡整个东亚大陆。

甚至更进一步,登陆半岛地区,也未尝不可。

但这终究只是幻想,朱道很清楚,这位龙武皇帝看似霸道,但有些事,却又是他的禁区。

而分封两王到东印度,其实已经算是极限了。

终究还是要等老虎长大,长大的老虎才有咬人的能力,才有攻击性,现在充其量,就是两只幼虎,还不具备咬人的能力。

……………

商王的办公室,其实就是书房,书架上的书和文件,杂乱的摆放在一起,真不知道这是书房还是办公室。

“啪……”

书架上的一份文件掉了,一旁的秘书林甸青连忙快步走过去捡起来,放回了“扭扭捏捏”的原位。

还在处理文件的刘洪抬头看了一眼,随后又俯身埋头处理他还没有处理完的这份“星空钢铁厂”扩产文件。

(星空钢铁厂算是官办企业,是一代东印度总督李臣勋搞起来的)

“殿下……”

林甸青将一杯凉茶送到了刘洪的办公桌上。

(商国湿热,本地人多喝凉茶)

刘洪头都不抬的抓起带把子的紫砂茶杯,“咕噜噜”的大口送入口中。

刚放下茶杯,他就开口:

“星空钢铁厂去年的营收也不过六千万,他们扩张就需要一亿三,比两年的收入都多,你说这笔钱应该怎么给??”

林甸青眼珠转了转,随后回答:

“卑职认为,钱应当他们自己出,朝廷一分都不需要出。”

“哦,这是什么道理,要知道他们把事情打到孤这,可不就是资金紧张吗??”

刘洪摊开一份“请五千万拨款”的奏折。

林甸青看后,笑出了声:

“殿下有所不知,这官办比民办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爹妈,一个没有。”

“这没爹妈的,要想干这种事,要么攒钱,要么凑钱,要么找银行贷款。”

“可是这有爹妈就不一样了,这帮人完全可以找爹妈要,不给就撒泼打滚,反正这钱早晚都会落在他们手里,他们也就有恃无恐了。”

林甸青的话,其实不只是一个星空钢铁厂,整个大汉的官办,基本都有这个毛病。

业绩增长了,那就是“统帅有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